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光波通信、激光通信论文

光生毫米波倍频技术与传输性能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符号对照表第12-13页
缩略语对照表第13-1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7-27页
    1.1 微波光子学概述第17页
    1.2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第17-23页
        1.2.1 RoF系统概述第17-21页
        1.2.2 光生毫米波技术介绍第21-23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3-25页
    1.4 论文结构安排第25-27页
第二章 基于外调制器光生毫米波倍频原理介绍第27-41页
    2.1 光外调制器相关理论第27-34页
        2.1.1 马赫曾德尔调制器(MZM)第27-29页
        2.1.2 双平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DPMZM)第29-30页
        2.1.3 偏振调制器(PolM)第30-31页
        2.1.4 双偏振调制器(DPol-MZM)第31-32页
        2.1.5 偏振复用双平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PDM-DPMZM)第32-33页
        2.1.6 光纤布拉格光栅(FBG)第33-34页
        2.1.7 光电检测理论第34页
    2.2 常见的外调制方式第34-38页
        2.2.1 双边带(DSB)调制第34-36页
        2.2.2 单边带(SSB)调制第36-37页
        2.2.3 抑制载波双边带调制(OCS-DSB)第37-38页
    2.3 本章小结第38-41页
第三章 新型微波光子多倍频技术研究第41-65页
    3.1 基于PDM-DPMZM调制器的光学八倍频技术研究第41-48页
        3.1.1 实现原理第42-44页
        3.1.2 仿真验证第44-45页
        3.1.3 分析讨论第45-48页
    3.2 基于两个平行PolM调制器的光学十二倍频技术研究第48-54页
        3.2.1 实现原理第49-51页
        3.2.2 仿真验证第51-52页
        3.2.3 分析讨论第52-54页
    3.3 基于双偏振调制器的光学二十四倍频技术研究第54-63页
        3.3.1 实现原理第54-57页
        3.3.2 仿真验证第57-59页
        3.3.3 分析讨论第59-63页
    3.4 本章小结第63-65页
第四章 微波光子倍频技术的应用研究第65-83页
    4.1 倍频微波光子移向器第65-70页
        4.1.1 微波光子移向器简介第65页
        4.1.2 实现原理第65-67页
        4.1.3 仿真验证第67-70页
    4.2 全双工RoF系统模型介绍第70-71页
    4.3 基于光学十二倍频方案的全双工RoF系统设计研究第71-78页
        4.3.1 实现原理第71-73页
        4.3.2 仿真分析第73-78页
    4.4 基于微波光子学的太赫兹波产生技术研究第78-82页
        4.4.1 太赫兹波技术介绍第78-80页
        4.4.2 基于外调制技术产生太赫兹波的实现原理第80-81页
        4.4.3 仿真验证与分析第81-82页
    4.5 本章小结第82-83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83-85页
参考文献第85-93页
致谢第93-95页
作者简介第95-96页

论文共9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日癌症患者临终关怀与姑息照护现状及模式的对比研究
下一篇:ESE3/EHF在胰腺癌中的缺失促进肿瘤组织中Treg浸润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