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3页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8-9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9-11页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9-10页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0-11页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1-13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1-13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第二章 绩效相关概述及常用绩效评价方法介绍 | 第13-16页 |
2.1 绩效相关概述 | 第13-14页 |
2.2 绩效评价的常见方法 | 第14-16页 |
2.2.1 平衡记分卡评价法 | 第14页 |
2.2.2 主成分分析法 | 第14-15页 |
2.2.3 层次分析法 | 第15页 |
2.2.4 模糊综合评价法 | 第15-16页 |
第三章 广西北部湾港及其下属三个港域的历史发展进程、现状和港口定位 | 第16-21页 |
3.1 广西北部湾港历史发展进程、现状和港口定位 | 第16-19页 |
3.2 防城港域历史发展进程、现状和港口定位 | 第19页 |
3.3 钦州港域的历史发展进程、现状和港口定位 | 第19-20页 |
3.4 北海港域历史发展进程、现状和港口定位 | 第20-21页 |
第四章 DEA概述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21-33页 |
4.1 DEA概述 | 第21-25页 |
4.1.1 相关基本概念 | 第22-23页 |
4.1.2 生产可能集合满足的公理 | 第23-24页 |
4.1.3 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特点 | 第24页 |
4.1.4 DEA方法的应用流程图: | 第24-25页 |
4.2 数据包络分析之CCR模型 | 第25-29页 |
4.2.1 CCR模型基本原理 | 第25-28页 |
4.2.2 CCR模型的定理和定义 | 第28-29页 |
4.3 数据包络分析之BCC模型 | 第29-30页 |
4.4 Malmquist全要素指数法 | 第30页 |
4.5 指标体系的选取原则及构建 | 第30-33页 |
4.5.1 港口有效性评价指标构建原则 | 第30-32页 |
4.5.2 港口有效性评价指标构建 | 第32-33页 |
第五章 港口绩效评价实证分析 | 第33-39页 |
5.1 广西北部湾港Malmquist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及其分解情况 | 第33-36页 |
5.2 2014年全国十五个主要港口基于DEA-BBC模型的绩效分析 | 第36-37页 |
5.3 广西北部湾港纵向分析和横向分析比较 | 第37-38页 |
5.4 广西北部湾港低效率的形成原因 | 第38-39页 |
5.4.1 港口建设难以满足现代化的港口需求 | 第38页 |
5.4.2 广西北部湾港腹地经济发展缓慢 | 第38页 |
5.4.3 腹地区域交通基础设施不完备 | 第38-39页 |
5.4.4 港口资源为得到充分利用 | 第39页 |
5.4.5 人才队伍建设跟不上发展的步伐 | 第39页 |
5.4.6 港口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 | 第39页 |
第六章 建议与展望 | 第39-44页 |
6.1 提升广西北部湾港口效率的对策建议 | 第39-42页 |
6.1.1 加强广西北部湾港口规划的引领作用 | 第40页 |
6.1.2 加强广西北部湾港口的基础实施建设 | 第40页 |
6.1.3 认识差距,解决问题,加强同先进港口的交流学习 | 第40-41页 |
6.1.4 积极研究国家的政策,寻求政策支持 | 第41页 |
6.1.5 加强广西北部湾地区的人才队伍建设 | 第41-42页 |
6.1.6 加强北部湾的信息化建设 | 第42页 |
6.1.7 加强对广西北部湾港发展评估考核 | 第42页 |
6.2 展望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