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8页 |
1.1 选题依据和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1.2.2 研究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 第10-11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3.1 关于社会组织公共服务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1.3.2 关于服务质量研究综述 | 第13-15页 |
1.4 研究方法和可能的创新 | 第15-16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4.2 可能的创新 | 第16页 |
1.5 主要内容 | 第16-18页 |
第2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18-26页 |
2.1 基本概念 | 第18-23页 |
2.1.1 居民感知 | 第18页 |
2.1.2 农村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 | 第18-20页 |
2.1.3 公共服务质量 | 第20-23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23-26页 |
2.2.1 失灵理论 | 第23-24页 |
2.2.2 治理理论 | 第24页 |
2.2.3 PZB模型 | 第24-26页 |
第3章 基于居民感知的社会组织公共服务质量测评维度与影响因素 | 第26-32页 |
3.1 公共服务质量的测评维度 | 第26-29页 |
3.1.1 便利性 | 第26-27页 |
3.1.2 保证性 | 第27页 |
3.1.3 实效性 | 第27-28页 |
3.1.4 吻合性 | 第28-29页 |
3.2 公共服务质量的影响因素 | 第29-32页 |
3.2.1 服务设计 | 第29页 |
3.2.2 居民导向 | 第29-30页 |
3.2.3 胜任特征 | 第30-31页 |
3.2.4 组织绩效 | 第31-32页 |
第4章 基于居民感知的社会组织公共服务质量影响因素与测评维度关系分析 | 第32-49页 |
4.1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 第32-33页 |
4.2 研究假设的提出 | 第33-35页 |
4.3 信效度分析 | 第35-37页 |
4.3.1 信度分析 | 第35页 |
4.3.2 效度分析 | 第35-37页 |
4.4 居民感知的公共服务质量分析 | 第37-40页 |
4.5 影响因素对服务质量的影响路径与程度分析 | 第40-45页 |
4.5.1 服务设计对服务质量感知的影响 | 第41-42页 |
4.5.2 居民导向对服务质量感知的影响 | 第42-43页 |
4.5.3 胜任特征对服务质量感知的影响 | 第43-44页 |
4.5.4 组织绩效对服务质量感知的影响 | 第44-45页 |
4.6 基于人口统计变量的感知差异分析 | 第45-49页 |
4.6.1 质量感知的性别差异 | 第45页 |
4.6.2 质量感知的年龄差异 | 第45-46页 |
4.6.3 质量感知的学历差异 | 第46-47页 |
4.6.4 质量感知的职业差异 | 第47-49页 |
第5章 结论与启示 | 第49-54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49-50页 |
5.1.1 因子分析结论 | 第49页 |
5.1.2 服务质量感知的分析结论 | 第49-50页 |
5.1.3 人口统计变量的差异分析结论 | 第50页 |
5.2 研究启示 | 第50-52页 |
5.2.1 完善服务设计改进服务质量 | 第50-51页 |
5.2.2 健全居民导向优化服务形象 | 第51页 |
5.2.3 提高胜任素质巩固服务能力 | 第51-52页 |
5.2.4 强化服务绩效建立公众形象 | 第52页 |
5.3 不足与未来展望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附录 | 第57-59页 |
附录A 调查问卷 | 第57-59页 |
附录B 访谈大纲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