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6-36页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16-17页 |
1.2 整体材料简介 | 第17-19页 |
1.3 有机聚合物基整体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19-26页 |
1.3.1 有机聚合物基整体材料的制备研究 | 第19-20页 |
1.3.2 有机聚合物基整体材料的结构研究 | 第20-26页 |
1.4 有机-无机杂化整体材料研究进展 | 第26-31页 |
1.4.1 硅基有机-无机杂化整体材料研究进展 | 第27-30页 |
1.4.2 聚合物基有机-无机杂化整体材料研究进展 | 第30-31页 |
1.5 整体材料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 第31-35页 |
1.6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35-36页 |
第2章 实验材料及实验方法 | 第36-43页 |
2.1 实验材料及实验设备 | 第36-37页 |
2.1.1 实验用试剂 | 第36页 |
2.1.2 实验设备 | 第36-37页 |
2.2 材料的制备方法 | 第37-39页 |
2.2.1 聚脲多孔整体材料的制备 | 第37-38页 |
2.2.2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及功能化 | 第38页 |
2.2.3 氧化石墨烯/聚脲多孔整体材料的制备 | 第38-39页 |
2.3 结构及性能表征 | 第39-43页 |
2.3.1 X射线光电子能谱表征 | 第39页 |
2.3.2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表征 | 第39页 |
2.3.3 X射线衍射仪表征 | 第39页 |
2.3.4 Raman光谱表征 | 第39-40页 |
2.3.5 热稳定性表征 | 第40页 |
2.3.6 浸润性表征 | 第40页 |
2.3.7 电位滴定表征 | 第40-41页 |
2.3.8 孔结构分析表征 | 第41页 |
2.3.9 形貌表征 | 第41页 |
2.3.10 吸附性能表征 | 第41-43页 |
第3章 聚脲多孔整体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 第43-71页 |
3.1 前言 | 第43-44页 |
3.2 三乙胺催化剂对聚脲多孔材料制备的影响 | 第44-51页 |
3.2.1 三乙胺催化剂的作用机理 | 第44-45页 |
3.2.2 三乙胺催化剂加入量对凝胶时间的影响 | 第45-46页 |
3.2.3 三乙胺催化剂加入量对孔结构的影响 | 第46-48页 |
3.2.4 三乙胺催化剂的加入对形貌的影响 | 第48-49页 |
3.2.5 聚脲多孔材料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49-51页 |
3.3 反应温度对聚脲多孔材料制备的影响 | 第51-54页 |
3.3.1 反应温度对凝胶时间的影响 | 第51页 |
3.3.2 反应温度对孔结构的影响 | 第51-53页 |
3.3.3 反应温度对形貌的影响 | 第53-54页 |
3.4 离心作用对聚脲整体多孔材料制备的影响 | 第54-57页 |
3.5 反应物对聚脲多孔整体材料制备的影响 | 第57-69页 |
3.5.1 水蒸气加入量对甲苯二异氰酸酯(TDI)溶液凝胶时间的影响 | 第57-59页 |
3.5.2 TDI溶液浓度对聚脲多孔整体材料收缩率的影响 | 第59-60页 |
3.5.3 TDI溶液浓度对聚脲多孔整体材料孔结构的影响 | 第60-62页 |
3.5.4 TDI溶液浓度对聚脲多孔整体材料形貌的影响 | 第62-64页 |
3.5.5 TDI溶液浓度对聚脲多孔整体材料表面浸润性的影响 | 第64-66页 |
3.5.6 TDI溶液浓度对聚脲多孔整体材料化学结构的影响 | 第66-67页 |
3.5.7 TDI溶液浓度对聚脲多孔整体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67-69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第4章 氧化石墨烯/聚脲多孔整体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 第71-103页 |
4.1 前言 | 第71-72页 |
4.2 氧化石墨烯表面功能化研究 | 第72-76页 |
4.2.1 氧化石墨烯表面功能化原理 | 第72-73页 |
4.2.2 氧化石墨烯表面功能化反应温度的确定 | 第73-75页 |
4.2.3 氧化石墨烯表面功能化反应平衡时间的确定 | 第75-76页 |
4.3 氧化石墨烯表面功能化效果分析 | 第76-83页 |
4.3.1 功能化氧化石墨烯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 第76-78页 |
4.3.2 功能化氧化石墨烯XRD分析 | 第78-79页 |
4.3.3 功能化氧化石墨烯拉曼光谱分析 | 第79-80页 |
4.3.4 功能化氧化石墨烯形貌分析 | 第80-81页 |
4.3.5 功能化氧化石墨烯热稳定性分析 | 第81-82页 |
4.3.6 功能化氧化石墨烯浸润性分析 | 第82-83页 |
4.4 多孔整体材料中氧化石墨烯表面性质分析 | 第83-87页 |
4.4.1 氧化石墨烯/聚脲多孔整体材料制备原理 | 第83-84页 |
4.4.2 多孔整体材料中氧化石墨烯表面红外光谱分析 | 第84-85页 |
4.4.3 多孔整体材料中氧化石墨烯表面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 第85-87页 |
4.4.4 多孔整体材料中氧化石墨烯表面形貌分析 | 第87页 |
4.5 氧化石墨烯加入量的确定 | 第87-92页 |
4.5.1 氧化石墨烯对材料比表面积的影响 | 第88-89页 |
4.5.2 氧化石墨烯对材料孔径分布的影响 | 第89-90页 |
4.5.3 氧化石墨烯对材料形貌的影响 | 第90-92页 |
4.6 氧化石墨烯加入对聚脲多孔整体材料的影响 | 第92-102页 |
4.6.1 对凝胶时间的影响 | 第93-94页 |
4.6.2 对聚脲多孔整体材料线性收缩率的影响 | 第94-95页 |
4.6.3 对聚脲多孔整体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95-96页 |
4.6.4 对聚脲多孔整体材料孔结构的影响 | 第96-99页 |
4.6.5 对聚脲多孔整体材料形貌的影响 | 第99-101页 |
4.6.6 对聚脲多孔整体材料浸润性的影响 | 第101-102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102-103页 |
第5章 聚脲和氧化石墨烯/聚脲多孔整体材料的吸附性能研究 | 第103-129页 |
5.1 前言 | 第103页 |
5.2 聚脲多孔整体材料对于油及有机溶剂的吸附研究 | 第103-118页 |
5.2.1 温度对于油及有机溶剂吸附量的影响 | 第104-105页 |
5.2.2 pH值对于油及有机溶剂吸附量的影响 | 第105-106页 |
5.2.3 不同聚脲多孔整体材料对油及有机溶剂吸附量的影响 | 第106-107页 |
5.2.4 聚脲多孔整体材料的吸附动力学研究 | 第107-111页 |
5.2.5 聚脲多孔整体材料吸附等温线研究 | 第111-115页 |
5.2.6 聚脲多孔整体材料的最大吸附量研究 | 第115-116页 |
5.2.7 聚脲多孔整体材料吸附再循环性能研究 | 第116-118页 |
5.3 氧化石墨烯/聚脲整体材料对于油及有机溶剂的吸附研究 | 第118-126页 |
5.3.1 不同氧化石墨烯/聚脲多孔整体材料对油及有机溶剂吸附量的影响 | 第119页 |
5.3.2 氧化石墨烯/聚脲多孔整体材料的吸附动力学研究 | 第119-122页 |
5.3.3 氧化石墨烯/聚脲多孔整体材料吸附等温线研究 | 第122-124页 |
5.3.4 氧化石墨烯/聚脲多孔整体材料的最大吸附量研究 | 第124页 |
5.3.5 氧化石墨烯/聚脲多孔整体材料吸附再循环性能研究 | 第124-126页 |
5.4 聚脲和氧化石墨烯/聚脲多孔整体材料吸附机理分析 | 第126-127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27-129页 |
结论 | 第129-130页 |
创新点 | 第130页 |
展望 | 第130-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132-148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48-150页 |
致谢 | 第150-151页 |
个人简历 | 第1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