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4-15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4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4 创新点 | 第15-16页 |
第2章 媒介素养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联性分析 | 第16-23页 |
2.1 媒介素养教育的相关概述 | 第16-19页 |
2.1.1 媒介素养与媒介素养教育的意涵 | 第16-18页 |
2.1.2 大学生所处的媒介环境及其特点 | 第18-19页 |
2.2 媒介素养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性 | 第19-23页 |
2.2.1 教育目的的一致性 | 第19-20页 |
2.2.2 教育理念的相投性 | 第20页 |
2.2.3 教育内容的相关性 | 第20-21页 |
2.2.4 教育方法的共通性 | 第21-23页 |
第3章 媒介素养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与原则 | 第23-30页 |
3.1 媒介素养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 第23-27页 |
3.1.1 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 | 第23-24页 |
3.1.2 教育者教学能力的必然要求 | 第24-25页 |
3.1.3 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需要 | 第25-27页 |
3.2 媒介素养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 | 第27-30页 |
3.2.1 方向性原则 | 第27-28页 |
3.2.2 本土化原则 | 第28页 |
3.2.3 针对性原则 | 第28-29页 |
3.2.4 创新性原则 | 第29-30页 |
第4章 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0-39页 |
4.1 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30-34页 |
4.1.1 大学生媒介使用过度的依赖化 | 第30-31页 |
4.1.2 大学生媒介行为动机的娱乐化 | 第31-32页 |
4.1.3 大学生媒介批判能力的薄弱化 | 第32-33页 |
4.1.4 大学生媒介道德意识的模糊化 | 第33-34页 |
4.2 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4-39页 |
4.2.1 社会保障条件不健全 | 第35页 |
4.2.2 媒介环境的消极影响 | 第35-36页 |
4.2.3 高校素养教育相对滞后 | 第36-37页 |
4.2.4 大学生自身存在的弱点 | 第37-39页 |
第5章 媒介素养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选择 | 第39-49页 |
5.1 媒介素养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建构 | 第39-42页 |
5.1.1 强化媒介素养教育师资力量建设 | 第39-40页 |
5.1.2 强化大学生的媒介素养能力构建 | 第40-42页 |
5.2 媒介素养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建设 | 第42-44页 |
5.2.1 课程载体:教学的主渠道 | 第42-43页 |
5.2.2 活动载体:实践的新场景 | 第43页 |
5.2.3 网络载体:传播的新平台 | 第43-44页 |
5.3 媒介素养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条件保障 | 第44-49页 |
5.3.1 强调政府的主导作用 | 第44-45页 |
5.3.2 增强社会的向导作用 | 第45-46页 |
5.3.3 注重媒介的引导作用 | 第46-47页 |
5.3.4 巩固家庭的教导作用 | 第47-49页 |
结语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