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4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1-14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2 文献回顾 | 第14-26页 |
2.1 有关应用型学科发展方面的研究 | 第14-16页 |
2.2 有关研究生导师特点方面的研究 | 第16-17页 |
2.3 有关专业实践能力方面的研究 | 第17-25页 |
2.3.1 教师实践能力的重要性与内涵方面的研究 | 第17-20页 |
2.3.2 教师实践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方面的研究 | 第20-21页 |
2.3.3 教师实践能力培养策略方面的研究 | 第21-25页 |
2.4 文献评述 | 第25-26页 |
3 理论基础 | 第26-30页 |
3.1 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 | 第26页 |
3.2 灰色关联理论 | 第26-28页 |
3.2.1 灰色系统的基本原理 | 第26-27页 |
3.2.2 灰色关联分析的特点与适用情形 | 第27-28页 |
3.3 非对称信息博弈理论 | 第28-30页 |
4 应用型学科研究生导师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中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30-36页 |
4.1 来源渠道与选聘条件未体现专业实践背景要求 | 第31-32页 |
4.2 受聘后实践培训渠道与经费不足 | 第32-33页 |
4.3 工作考评体系出现导向偏差 | 第33-34页 |
4.4 激励机制未指向专业实践能力培养 | 第34-35页 |
4.5 产学研合作配套政策不完善 | 第35-36页 |
5 应用型学科研究生导师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36-58页 |
5.1 专业实践能力影响因素实际作用力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36-44页 |
5.1.1 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 | 第37-38页 |
5.1.2 评价体系指标变量的筛选 | 第38-44页 |
5.2 专业实践能力影响因素实际作用力的灰色关联评价模型 | 第44-48页 |
5.2.1 确定比较序列与参考序列 | 第44-45页 |
5.2.2 原始数据标准化处理 | 第45-46页 |
5.2.3 关联系数计算 | 第46-47页 |
5.2.4 关联度计算与排序 | 第47-48页 |
5.3 应用经济学学科研究生导师专业实践能力影响因素实际作用力的实证分析 | 第48-58页 |
5.3.1 求关联系数 | 第49-52页 |
5.3.2 确定指标变量权重 | 第52-54页 |
5.3.3 专业实践能力影响因素实际作用力评价结果分析 | 第54-58页 |
6 应用型学科研究生导师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策略与建议 | 第58-64页 |
6.1 拓宽来源渠道并配以试用期制度 | 第58-60页 |
6.2 建立高等院校人力资本投资机制 | 第60-61页 |
6.3 健全多方面与多元主体的考评体系 | 第61页 |
6.4 优化高等院校激励机制 | 第61-62页 |
6.5 完善产学研合作配套政策 | 第62-64页 |
7 总结与展望 | 第64-66页 |
7.1 总结 | 第64页 |
7.2 后续研究展望 | 第64-66页 |
致谢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附录:应用经济学研究生导师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现状调查问卷 | 第72-80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