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湿地生态需水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5-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9页 |
·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湿地的定义 | 第8页 |
·湿地分类 | 第8-9页 |
·湿地功能 | 第9-10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3页 |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国内外生态需水研究进展 | 第13-17页 |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4-17页 |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第2章 湿地生态需水量的研究理论和计算方法 | 第19-28页 |
·生态需水的相关理论 | 第19-20页 |
·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理论 | 第19页 |
·自然地带性原理 | 第19页 |
·水文循环和水量平衡原理 | 第19-20页 |
·水资源配置理论 | 第20页 |
·生态需水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 第20-22页 |
·生态需水概念 | 第20页 |
·生态需水基本特征 | 第20-22页 |
·湿地生态需水量的计算方法 | 第22-25页 |
·水量平衡法 | 第22页 |
·功能法 | 第22-24页 |
·换水周期法 | 第24页 |
·最小水位法 | 第24-25页 |
·湿地生态水文结构模型 | 第25-28页 |
·湿地生态水文结构 | 第25-26页 |
·湿地生态水文结构概念性模型 | 第26-28页 |
第3章 研究区概况 | 第28-40页 |
·鄱阳湖概况 | 第28-31页 |
·地质地貌和形态特征 | 第28-29页 |
·气象水文条件 | 第29页 |
·鄱阳湖水源简介 | 第29-30页 |
·自然资源 | 第30-31页 |
·鄱阳湖湿地生态需水研究范围 | 第31-36页 |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结构 | 第31-33页 |
·鄱阳湖湿地功能 | 第33-35页 |
·鄱阳湖主要湿地植被类型 | 第35-36页 |
·鄱阳湖湿地生态现状 | 第36-38页 |
·湖滩草洲的面积逐年减少 | 第37-38页 |
·湿地植被带完整性遭破坏 | 第38页 |
·湿地植被生物量逐年下降 | 第38页 |
·沙生植被退化 | 第38页 |
·湿地植被近期已开始有所恢复 | 第38页 |
·水资源状况 | 第38-40页 |
第4章 鄱阳湖湿地生态水位及面积推求 | 第40-55页 |
·生态水位的推求 | 第41-48页 |
·生态水位法 | 第41-44页 |
·天然水位资料法 | 第44-48页 |
·湿地面积的确定 | 第48-55页 |
·制定湿地分类系统 | 第48-49页 |
·遥感影像的解译 | 第49-53页 |
·湿地生态面积的确定 | 第53-55页 |
第5章 鄱阳湖湿地生态需水估算 | 第55-62页 |
·基本资料的选取 | 第55-57页 |
·基本地形及遥感影像资料 | 第55页 |
·水文资料 | 第55-56页 |
·入鄱阳湖径流量 | 第56页 |
·鄱阳湖入长江水量 | 第56-57页 |
·生态需水计算的方法选择及估算 | 第57-60页 |
·水量平衡法 | 第57-58页 |
·功能法 | 第58-60页 |
·生态需水结果分析 | 第60-62页 |
·计算结果分析 | 第60页 |
·成果应用分析 | 第60-62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2-65页 |
·主要结论 | 第62-63页 |
·展望和建议 | 第63-65页 |
·展望与不足 | 第63-64页 |
·建议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