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锈钢铁屑芯复合轧制有限元模拟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2页 |
1.1 复合板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1-13页 |
1.1.1 实验研究 | 第11-12页 |
1.1.2 理论研究 | 第12-13页 |
1.2 复合板生产方法 | 第13-15页 |
1.2.1 固-固相复合法 | 第13-14页 |
1.2.2 固-液相复合法 | 第14-15页 |
1.2.3 液-液相复合法 | 第15页 |
1.3 有限元商业软件的发展 | 第15-16页 |
1.4 铁屑固态回收的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5 课题的来源及意义 | 第18-20页 |
1.6 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第2章 弹塑性有限元理论 | 第22-33页 |
2.1 弹塑性本构关系模型 | 第22-24页 |
2.2 弹塑性有限元基本方程 | 第24-26页 |
2.2.1 形函数矩阵 | 第24-25页 |
2.2.2 几何矩阵 | 第25页 |
2.2.3 弹塑性矩阵 | 第25-26页 |
2.3 粉末成形热弹塑性问题基本方程 | 第26-29页 |
2.4 隐式静力学和隐式动力学分析 | 第29页 |
2.5 非线性有限元求解流程 | 第29-30页 |
2.6 非线性有限元求解的方法 | 第30-32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3章 粉末材料模型及相关参数的确定 | 第33-42页 |
3.1 材料屈服准则 | 第33-36页 |
3.1.1 致密材料的屈服准则 | 第33-34页 |
3.1.2 粉末材料的屈服准则 | 第34-36页 |
3.2 粉末材料的变形与致密化特征 | 第36-37页 |
3.2.1 质量不变条件 | 第36页 |
3.2.2 粉末材料的致密化 | 第36-37页 |
3.3 粉末材料泊松比 | 第37-38页 |
3.4 粉末材料弹性模量 | 第38-39页 |
3.5 粉末材料屈服强度 | 第39-41页 |
3.5.1 屈服强度与密度的关系 | 第39-40页 |
3.5.2 铁屑屈服强度的确定 | 第40-41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4章 不锈钢铁屑芯复合轧制的数值模拟 | 第42-54页 |
4.1 不锈钢铁屑芯轧制模型的建立 | 第42-48页 |
4.1.1 工艺参数的确定 | 第43页 |
4.1.2 轧制模型的简化 | 第43-44页 |
4.1.3 几何模型建立与网格生成 | 第44页 |
4.1.4 轧件咬入条件的建立 | 第44-45页 |
4.1.5 边界条件的确定 | 第45-46页 |
4.1.6 力学条件 | 第46-48页 |
4.2 不锈钢与铁屑结合的判断 | 第48-49页 |
4.3 模拟结果分析 | 第49-53页 |
4.3.1 不锈钢铁屑芯复合变形 | 第49-50页 |
4.3.2 接触应力分析 | 第50-51页 |
4.3.3 轧后壁厚分布规律 | 第51-52页 |
4.3.4 不同轧制模型比较 | 第52-5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5章 不锈钢铁屑芯复合轧制理论研究 | 第54-71页 |
5.1 不锈钢壁厚对复合轧制的影响 | 第54-59页 |
5.1.1 不锈钢壁厚对轮廓尺寸的影响 | 第54-57页 |
5.1.2 不锈钢壁厚对铁屑相对密度的影响 | 第57页 |
5.1.3 不锈钢壁厚对接触法向应力的影响 | 第57-59页 |
5.1.4 不锈钢壁厚对轧制力的影响 | 第59页 |
5.2 首道次压下量对复合轧制的影响 | 第59-62页 |
5.2.1 首道次压下量对壁厚的影响 | 第59-60页 |
5.2.2 首道次压下量对横向尺寸的影响 | 第60-61页 |
5.2.3 首道次压下量对复合厚度比的影响 | 第61页 |
5.2.4 首道次压下量对组元变形量的影响 | 第61-62页 |
5.3 轧制道次对复合轧制的影响 | 第62-63页 |
5.4 不同覆层材料轧制对比 | 第63-65页 |
5.5 不同铁屑量轧制对比 | 第65-66页 |
5.6 轧辊直径对复合轧制的影响 | 第66-69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结论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