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P2P网络借贷成本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8-9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8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关于互联网金融的研究 | 第9-12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12-13页 |
1.4 研究特色与不足之处 | 第13-14页 |
第2章 P2P网络借贷简介及理论基础 | 第14-22页 |
2.1 P2P网络借贷简介 | 第14-17页 |
2.1.1 P2P网络借贷的概念 | 第14页 |
2.1.2 P2P网络借贷的运作模式 | 第14-16页 |
2.1.3 我国P2P网络借贷的发展历程 | 第16-17页 |
2.2 P2P网络借贷理论基础 | 第17-22页 |
2.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17-18页 |
2.2.2 声誉理论 | 第18-20页 |
2.2.3 其他相关理论 | 第20-22页 |
第3章 P2P网络借贷成本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建立 | 第22-36页 |
3.1 我国P2P网络借贷的发展现状 | 第22-25页 |
3.1.1 我国P2P网络借贷成交额 | 第22-23页 |
3.1.2 我国P2P网络借贷平台数量 | 第23-24页 |
3.1.3 我国P2P网络借贷行业人气 | 第24-25页 |
3.2 我国P2P网络借贷成本分析 | 第25-29页 |
3.2.1 P2P网络借贷成本 | 第25-26页 |
3.2.2 P2P网络借贷成本趋势分析 | 第26-27页 |
3.2.3 P2P网络借贷成本的平台分布分析 | 第27-28页 |
3.2.4 P2P网络借贷成本的地区差异分析 | 第28-29页 |
3.3 研究理论模型 | 第29-35页 |
3.3.1 我国P2P网络借贷成本的影响因素 | 第29-34页 |
3.3.2 理论模型构建 | 第34-3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4章 我国P2P网络借贷成本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36-51页 |
4.1 数据选取 | 第36-38页 |
4.1.1 数据选取对象介绍 | 第36-37页 |
4.1.2 数据采集方法 | 第37-38页 |
4.2 指标设计与描述性统计 | 第38-42页 |
4.2.1 指标设计 | 第38-41页 |
4.2.2 描述性统计 | 第41-42页 |
4.3 实证分析 | 第42-50页 |
4.3.1 模型选取 | 第43页 |
4.3.2 实证检验 | 第43-48页 |
4.3.3 实证结果分析 | 第48-5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5章 研究结论及发展展望 | 第51-54页 |
5.1 研究总结 | 第51-52页 |
5.2 发展展望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