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垃圾的法律规制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8-14页 |
第一章 建筑垃圾法律规制的概述 | 第14-22页 |
第一节 建筑垃圾的概念 | 第14-15页 |
一、建筑垃圾的传统概念 | 第14-15页 |
二、建筑垃圾的新定义 | 第15页 |
第二节 建筑垃圾的分类与危害性 | 第15-17页 |
一、我国建筑垃圾的分类 | 第15-16页 |
二、建筑垃圾的危害性 | 第16-17页 |
第三节 建筑垃圾法律规制的必要性与理论依据 | 第17-22页 |
一、建筑垃圾法律规制的必要性 | 第17-19页 |
二、对建筑垃圾循环利用进行法律规制的理论依据 | 第19-22页 |
第二章 我国建筑垃圾法律规制的制度现状与缺陷 | 第22-30页 |
第一节 建筑垃圾相关的法律法规 | 第22-24页 |
一、建筑垃圾相关的法律法规梳理 | 第22-23页 |
二、建筑垃圾相关法律法规的评析 | 第23-24页 |
第二节 现行法律制度下的建筑垃圾处理模式 | 第24-26页 |
一、传统简易处理模式 | 第24-25页 |
二、资源化循环利用处理模式 | 第25-26页 |
第三节 我国现行建筑垃圾法律规制的制度缺陷 | 第26-30页 |
一、法律体系不完善 | 第26-28页 |
二、责任机制不明确 | 第28-29页 |
三、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程度整体较低 | 第29-30页 |
第三章 域外建筑垃圾法律规制的制度与启示 | 第30-38页 |
第一节 域外建筑垃圾法律规制的制度 | 第30-34页 |
一、日本建筑垃圾的法律规制制度 | 第30-32页 |
二、德国建筑垃圾的法律规制制度 | 第32-33页 |
三、美国建筑垃圾的法律规制制度 | 第33-34页 |
第二节 域外建筑垃圾法律规制的制度的启示 | 第34-38页 |
一、完备的法律制度 | 第34-35页 |
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得到充分体现 | 第35页 |
三、发挥中介组织回收建筑垃圾的高效作用 | 第35-36页 |
四、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不可忽视 | 第36-38页 |
第四章 我国建筑垃圾法律规制制度的完善路径 | 第38-48页 |
第一节 立法理念的更新 | 第38-40页 |
一、建筑垃圾概念的重新定义 | 第38-39页 |
二、明确循环型社会的立法理念 | 第39-40页 |
第二节 建立完备的建筑垃圾法律规制体系 | 第40-42页 |
一、确定规制建筑垃圾的基本法 | 第41页 |
二、确立相关单项立法 | 第41-42页 |
第三节 建立政府监管下的市场运行机制 | 第42-44页 |
一、PPP 模式的概念及特点 | 第43-44页 |
二、我国建筑垃圾处理领域PPP的应用 | 第44页 |
第四节 明确建筑垃圾处理过程中各参与方的责任 | 第44-48页 |
一、明确市场主体各方的责任 | 第45-46页 |
二、清晰环保部门与其他部门的职权关系 | 第46-48页 |
结语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致谢 | 第54-56页 |
个人简历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