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论文--环境生物学论文--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论文--生态建设与生态恢复论文

城市河道驳岸空间土石生态工法应用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1章 绪论第8-14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8-9页
        1.1.1 技术背景第8-9页
        1.1.2 研究意义第9页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第9-12页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2-14页
        1.3.1 研究思路第12页
        1.3.2 研究方法第12-14页
第2章 土石生态工法的构造单元第14-28页
    2.1 固床工第14-18页
        2.1.1 构建心滩第14-16页
        2.1.2 构筑生境岛屿第16页
        2.1.3 建造深潭浅滩第16-17页
        2.1.4 堰坝第17-18页
    2.2 护岸工第18-23页
        2.2.1 石材护岸第18-21页
        2.2.2 生态袋护岸第21-22页
        2.2.3 阶梯式人工湿地护岸第22-23页
    2.3 边坡整治及挡土工第23-28页
        2.3.1 透水铺装第23-25页
        2.3.2 旱溪第25-26页
        2.3.3 生态挡土墙第26-28页
第3章 基于土石生态工法的驳岸空间构筑第28-36页
    3.1 河床形态第28-31页
        3.1.1 平面形态第28-29页
        3.1.2 断面形态第29-31页
    3.2 驳岸空间形态第31-36页
        3.2.1 水岸线形态第31页
        3.2.2 断面形态第31-36页
第4章 案例调查与分析第36-43页
    4.1 新加坡加冷河碧山宏茂桥公园第36-37页
    4.2 成都府南河活水公园第37-39页
    4.3 大连桃房河湿地公园第39-41页
    4.4 案例启示第41-43页
        4.4.1 恢复驳岸空间的生态性第41页
        4.4.2 提升驳岸空间的亲水性第41-42页
        4.4.3 增强驳岸空间与周边环境的融合性第42-43页
第5章 土石生态工法应用模拟案例第43-48页
    5.1 模拟案例简介第43页
    5.2 总体构思第43-44页
    5.3 驳岸空间模拟构筑第44-47页
    5.4 小结第47-48页
第6章 结论第48-50页
    6.1 研究结论第48-49页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49-50页
致谢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3页
作者简介第53页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互联网+多功能桌设计研究
下一篇:基于可用性的共享会员卡APP界面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