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缩略词表 | 第13-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5-25页 |
1.1.1 K_(ATP)通道概述 | 第15-16页 |
1.1.2 K_(ATP)通道分类 | 第16-18页 |
1.1.3 K_(ATP)通道的心脏保护作用 | 第18-21页 |
1.1.4 K_(ATP)通道的调节及其心肌保护作用机制 | 第21-23页 |
1.1.5 钙通道 | 第23-24页 |
1.1.6 Ikr通道 | 第24-25页 |
1.1.7 STVNa概述 | 第25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5-26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26-27页 |
1.3.1 STVNa对豚鼠心室肌细胞sarcK_(ATP)电流的影响 | 第26页 |
1.3.2 STVNa对豚鼠心室肌细胞I_(ca)、I_(kr)电流和动作电位的影响 | 第26页 |
1.3.3 STVNa对豚鼠心室肌细胞mitoK_(ATP)通道的影响 | 第26页 |
1.3.4 STVNa作用于K_(ATP)通道机制研究 | 第26-27页 |
第二章 STVNa对豚鼠心室肌细胞膜K_(ATP)通道的影响 | 第27-51页 |
2.1 引言 | 第27-28页 |
2.2 材料和方法 | 第28-39页 |
2.2.1 实验动物 | 第28页 |
2.2.2 实验药品与试剂 | 第28-29页 |
2.2.3 实验仪器 | 第29-30页 |
2.2.4 溶液的配制 | 第30-33页 |
2.2.5 豚鼠心肌细胞的分离 | 第33-34页 |
2.2.6 膜片钳技术 | 第34-36页 |
2.2.7 全细胞膜片钳记录K_(ATP)电流 | 第36-37页 |
2.2.8 STVNa孵育不同时间对K_(ATP)电流的影响 | 第37-38页 |
2.2.9 不同STVNa浓度对K_(ATP)电流的影响 | 第38页 |
2.2.10 STVNa对K_(ATP)电流I –V曲线的影响 | 第38页 |
2.2.11 全细胞膜片钳记录I_(ca)电流 | 第38页 |
2.2.12 全细胞膜片钳记录I_(kr) | 第38页 |
2.2.13 全细胞膜片钳记录动作电位 | 第38-39页 |
2.2.14 统计学方法 | 第39页 |
2.3 实验结果 | 第39-48页 |
2.3.1 细胞形态学观察 | 第39页 |
2.3.2 细胞膜K_(ATP)电流(sarcK_(ATP))的记录及确认 | 第39-41页 |
2.3.3 STVNa增加sarcK_(ATP)的电流密度 | 第41页 |
2.3.4 STVNa增大sarcK_(ATP)通道I-V曲线斜率 | 第41-42页 |
2.3.5 STVNa增大sarcK_(ATP)通道的开放速度 | 第42-43页 |
2.3.6 STVNa孵育不同时间对Pinancidil诱发出的sarcK_(ATP)电流的影响 | 第43-44页 |
2.3.7 不同浓度STVNa孵育对Pinancidil诱发出的sarcK_(ATP)电流的影响 | 第44页 |
2.3.8 STVNa对豚鼠心室肌细胞Ikr尾电流没有影响 | 第44-45页 |
2.3.9 STVNa对豚鼠心室肌细胞L-型钙电流没有影响 | 第45-46页 |
2.3.10 STVNa对豚鼠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没有影响 | 第46-47页 |
2.3.11 Pinacidil缩短豚鼠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时长、降低静息电位 | 第47-48页 |
2.4 本章讨论 | 第48-50页 |
2.5 本章小节 | 第50-51页 |
第三章 STVNa对豚鼠心室肌细胞线粒体K_(ATP)通道的影响 | 第51-59页 |
3.1 引言 | 第51-52页 |
3.2 材料和方法 | 第52-56页 |
3.2.0 实验动物和细胞 | 第52页 |
3.2.1 实验药品与试剂 | 第52-53页 |
3.2.2 实验仪器 | 第53页 |
3.2.3 溶液的配制 | 第53页 |
3.2.4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技术 | 第53-54页 |
3.2.5 线粒体黄素荧光蛋白荧光强度的测量 | 第54-55页 |
3.2.6 STVNa对急性分离豚鼠心室肌细胞mitoK_(ATP)通道的直接作用 | 第55页 |
3.2.7 STVNa孵育对急性分离豚鼠心室肌细胞mitoK_(ATP)的影响 | 第55页 |
3.2.8 STVNa对开放状态的mitoK_(ATP)通道的影响 | 第55页 |
3.2.9 统计学方法 | 第55-56页 |
3.3 实验结果 | 第56-57页 |
3.3.1 STVNa对急性分离的豚鼠心室肌细胞mitoK_(ATP)通道的影响 | 第56-57页 |
3.3.2 STVNa对开放状态的mitoK_(ATP)通道没有影响 | 第57页 |
3.4 本章讨论 | 第57-5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四章 ROS参与STVNa对sarcK_(ATP)和mitoK_(ATP)通道的增敏作用 | 第59-65页 |
4.1 引言 | 第59-60页 |
4.2 材料和方法 | 第60-61页 |
4.2.1 实验动物和细胞 | 第60页 |
4.2.2 实验药品与试剂 | 第60页 |
4.2.3 实验仪器 | 第60页 |
4.2.4 溶液的配制 | 第60-61页 |
4.2.5 ROS对STVNa对sarcK_(ATP)电流的增敏作用的影响 | 第61页 |
4.2.6 ROS对STVNa对mitoK_(ATP)电流的增敏作用的影响 | 第61页 |
4.2.7 统计学方法 | 第61页 |
4.3 实验结果 | 第61-63页 |
4.3.1 ROS参与STVNa对sracK_(ATP)的增敏作用 | 第61-62页 |
4.3.2 ROS参与STVNa对mitoK_(ATP)的增敏作用 | 第62-63页 |
4.3.3 NAC对sarcK_(ATP)和mitoK_(ATP)通道没有影响 | 第63页 |
4.4 本章讨论 | 第63-6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65-66页 |
总结 | 第65页 |
展望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4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附件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