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21页 |
1.1 选题依据、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12页 |
1.1.1 选题依据 | 第10-11页 |
1.1.2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1.1.3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2-17页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4-17页 |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 第17-19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7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9页 |
1.5 创新点与研究不足 | 第19-21页 |
1.5.1 创新点 | 第19页 |
1.5.2 研究不足 | 第19-21页 |
2 相关理论概述 | 第21-27页 |
2.1 文化产业相关概念 | 第21-24页 |
2.1.1 文化产业的概念 | 第21-22页 |
2.1.2 文化产业的特征 | 第22-24页 |
2.2 灰色关联分析 | 第24-27页 |
2.2.1 灰色关联分析的基本含义 | 第24页 |
2.2.2 模型方法介绍 | 第24-26页 |
2.2.3 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的特点优势 | 第26页 |
2.2.4 灰色关联分析法的可行性 | 第26-27页 |
3 山西省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 第27-36页 |
3.1 山西省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 第27-32页 |
3.1.1 文化产业基础 | 第27-28页 |
3.1.2 文化产业规模 | 第28-29页 |
3.1.3 文化产业结构 | 第29页 |
3.1.4 文化产品 | 第29-30页 |
3.1.5 政府政策 | 第30-32页 |
3.2 山西省文化产业发展的问题分析 | 第32-36页 |
3.2.1 产值规模不足 | 第32-33页 |
3.2.2 产业结构不平衡 | 第33页 |
3.2.3 创新能力不足 | 第33-34页 |
3.2.4 缺乏特色品牌 | 第34页 |
3.2.5 市场主体模糊 | 第34页 |
3.2.6 政府监管不到位 | 第34-36页 |
4 山西省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分析 | 第36-43页 |
4.1 总体水平分析 | 第36-38页 |
4.2 主要指标分析 | 第38-42页 |
4.2.1 人均文化娱乐消费支出 | 第38-39页 |
4.2.2 文教科财政支出 | 第39-40页 |
4.2.3 公共图书馆藏书量 | 第40-41页 |
4.2.4 旅游业收入 | 第41-42页 |
4.3 总结 | 第42-43页 |
5 山西省文化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和方法选择 | 第43-48页 |
5.1 评价指标选取依据 | 第43-44页 |
5.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44-46页 |
5.2.1 文化产业自身发展因素 | 第44页 |
5.2.2 文化产业的需求因素 | 第44页 |
5.2.3 政府支持因素 | 第44-45页 |
5.2.4 人力支持因素 | 第45页 |
5.2.5 相关产业支撑因素 | 第45-46页 |
5.3 评价方法选择 | 第46-48页 |
6 山西省文化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48-58页 |
6.1 数据准备 | 第48-49页 |
6.2 实证过程 | 第49-52页 |
6.3 结果分析 | 第52-58页 |
6.3.1 总体发展状况研究 | 第52-53页 |
6.3.2 分项因素分析 | 第53-58页 |
7 山西省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58-61页 |
7.1 进一步完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方案 | 第58页 |
7.2 进一步增加文化产业的投入经费 | 第58-59页 |
7.3 加快旅游业的发展 | 第59页 |
7.4 提高居民文化消费意识 | 第59-60页 |
7.5 加强文化产业专业人才的培养 | 第60页 |
7.6 加大文化宣传力度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6页 |
后记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