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隔膜泵的发展概况 | 第11-12页 |
·隔膜泵的起源 | 第11页 |
·隔膜泵的发展与现状 | 第11-12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 第12-13页 |
·国外隔膜泵的研究现状 | 第12页 |
·国内隔膜泵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液压驱动隔膜泵相关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现代液压伺服元件的发展概况 | 第13-14页 |
·电液控制系统的应用状况 | 第14-15页 |
·近代控制策略在电液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状况 | 第15-16页 |
·本研究课题概况 | 第16-18页 |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 | 第16-17页 |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 第17-18页 |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第二章 DP80-3 型液压隔膜泵动力端液压系统设计 | 第19-30页 |
·液压驱动隔膜泵的组成 | 第19-20页 |
·电液比例方向速度控制回路概述 | 第20-26页 |
·电液比例容积调速液压系统 | 第21-22页 |
·电液比例节流调速液压系统 | 第22-23页 |
·电液比例容积节流调速液压系统 | 第23-26页 |
·隔膜泵动力端负载传感液压系统的建立 | 第26-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隔膜泵动力端主要元件的选择与计算 | 第30-43页 |
·DP80-3 型液压隔膜泵主要参数及性能指标 | 第30页 |
·液压动力端的运动规律研究 | 第30-32页 |
·组合液压缸的设计计算 | 第32-33页 |
·组合液压缸行程的确定 | 第32-33页 |
·组合液压缸内径的计算 | 第33页 |
·动力端液压缸的设计计算 | 第33-35页 |
·动力端液压缸工作压力的初步选择 | 第33-34页 |
·动力端液压缸内径的计算 | 第34页 |
·动力端液压缸活塞杆直径的计算 | 第34-35页 |
·液压系统的设计计算 | 第35-42页 |
·液压泵的选择 | 第35-37页 |
·计算液压泵电机功率 | 第37-38页 |
·电液比例换向阀的选择 | 第38-41页 |
·检测元件及其所采用的传动机构的确定 | 第41-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液压隔膜泵动力端控制系统的硬件和软件实现 | 第43-51页 |
·隔膜泵理想运动速度曲线的数学模型 | 第43-45页 |
·隔膜泵理想运行速度曲线的软件实现 | 第45-46页 |
·理想运行曲线的程序设计 | 第45-46页 |
·隔膜泵动力端速度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 第46-50页 |
·动力端液压缸控制系统的分析 | 第46页 |
·动力端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 第46-49页 |
·动力端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 第49-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五章 隔膜泵动力端液压系统的数学建模分析 | 第51-65页 |
·阀控缸环节传递函数的建立 | 第51-59页 |
·面积梯度 | 第51-52页 |
·电液比例换向阀的负载流量方程 | 第52-55页 |
·建立非对称动力机构的数学模型 | 第55-57页 |
·非对称动力机构传递函数固有频率和阻尼比参数的计算 | 第57-58页 |
·阀控缸的线性数学模型分析 | 第58-59页 |
·速度闭环控制系统离散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59-61页 |
·速度传感器环节传递函数的建立 | 第60页 |
·速度闭环控制系统离散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60-61页 |
·变量泵泵压闭环控制系统离散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61-64页 |
·斜盘位置控制环节 | 第62-63页 |
·压力反馈环节 | 第63-64页 |
·泵流量闭环控制系统离散数学模型 | 第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六章 隔膜泵动力端控制系统仿真分析 | 第65-77页 |
·动力端液压缸速度闭环控制系统的响应分析 | 第65-72页 |
·液压缸速度控制系统的频率响应分析 | 第65-66页 |
·液压缸速度控制策略研究 | 第66-72页 |
·变量泵泵压闭环控制系统的响应分析 | 第72-76页 |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7-78页 |
1.结论 | 第77页 |
2.展望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