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萸肉对照提取物制备及应用研究
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前言 | 第12-14页 |
第一章 酒萸肉对照提取物制备工艺研究 | 第14-38页 |
第一节 酒萸肉饮片的制备和考察 | 第14-21页 |
1 仪器与材料 | 第14-15页 |
2 方法与结果 | 第15-20页 |
2.1 酒萸肉饮片的制备 | 第15页 |
2.2 酒萸肉饮片指纹图谱的建立 | 第15-20页 |
2.2.1 指纹图谱色谱条件 | 第15-16页 |
2.2.2 混合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第16页 |
2.2.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第16页 |
2.2.4 方法学考察 | 第16-17页 |
2.2.5 指纹图谱的建立与分析 | 第17-20页 |
3 小结与讨论 | 第20-21页 |
第二节 酒萸肉环烯醚萜苷部位提取工艺考察 | 第21-26页 |
1 仪器与材料 | 第21页 |
2 方法与结果 | 第21-25页 |
2.1 单因素试验 | 第21-23页 |
2.1.1 提取方法 | 第21-22页 |
2.1.2 提取溶剂的考察 | 第22页 |
2.1.3 粉碎粒度考察 | 第22-23页 |
2.1.4 结果 | 第23页 |
2.2 正交试验设计 | 第23-25页 |
2.2.1 因素水平表 | 第23页 |
2.2.2 实验方法及数据处理 | 第23-25页 |
3. 讨论 | 第25-26页 |
第三节 大孔树脂纯化酒萸肉环烯醚萜苷部位工艺研究 | 第26-31页 |
1 仪器与材料 | 第26页 |
2 方法与结果 | 第26-31页 |
2.1 酒萸肉上柱液的制备 | 第26页 |
2.2 大孔树脂预处理 | 第26-27页 |
2.3 大孔吸附树脂型号筛选 | 第27页 |
2.4 最大上样量考察 | 第27-28页 |
2.5 洗脱溶剂考察 | 第28-29页 |
2.6 洗脱体积流量考察 | 第29-30页 |
2.7 大孔树脂纯化环烯醚萜苷工艺验证实验 | 第30-31页 |
第四节 氧化铝柱精制酒萸肉环烯醚萜苷部位工艺研究 | 第31-38页 |
1 仪器与材料 | 第31页 |
2 方法与结果 | 第31-36页 |
2.1 氧化铝种类的考察 | 第31-32页 |
2.2 中性氧化铝颗粒大小的考察 | 第32页 |
2.3 洗脱溶剂的考察 | 第32-33页 |
2.4 上样量的考察 | 第33页 |
2.5 洗脱剂用量的考察 | 第33-34页 |
2.6 优选的氧化铝柱层析工艺 | 第34页 |
2.7 氧化铝柱层析工艺验证试验 | 第34-35页 |
2.8 酒萸肉对照提取物的制备流程 | 第35-36页 |
3 小结与讨论 | 第36-38页 |
第二章 酒萸肉对照提取物均匀性和稳定性研究 | 第38-50页 |
1 仪器与材料 | 第38页 |
2 方法与结果 | 第38-49页 |
2.1 酒萸肉对照提取物均匀性实验 | 第38-46页 |
2.1.1 色谱条件 | 第38-39页 |
2.1.2 混合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第39页 |
2.1.3 取样和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第39-40页 |
2.1.4 测定结果的分析 | 第40-41页 |
2.1.5 精密度试验 | 第41页 |
2.1.6 稳定性试验 | 第41页 |
2.1.7 重现性试验 | 第41页 |
2.1.8 加样回收率 | 第41页 |
2.1.9 测定结果的分析 | 第41-46页 |
2.2 酒萸肉对照提取物稳定性研究 | 第46-49页 |
2.2.1 引湿性试验 | 第46页 |
2.2.2 高温度试验 | 第46页 |
2.2.3 强光照射试验 | 第46页 |
2.2.4 加速稳定性试验 | 第46-49页 |
3 小结和讨论 | 第49-50页 |
第三章 酒萸肉对照提取物的应用研究 | 第50-68页 |
第一节 酒萸肉饮片及地黄丸系列中成药薄层色谱鉴别 | 第50-55页 |
1.仪器与材料 | 第50页 |
2.方法与结果 | 第50-54页 |
2.1 酒萸肉饮片薄层鉴别 | 第50-52页 |
2.1.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第50-51页 |
2.1.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第51页 |
2.1.3 薄层板 | 第51页 |
2.1.4 展开剂 | 第51页 |
2.1.5 点样量 | 第51页 |
2.1.6 显色 | 第51页 |
2.1.7 展开结果 | 第51-52页 |
2.2 地黄丸系列中成药薄层色谱鉴别 | 第52-54页 |
2.2.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第52-53页 |
2.2.2 对照提取物溶液的制备 | 第53页 |
2.2.3 薄层板 | 第53页 |
2.2.4 展开剂 | 第53页 |
2.2.5 点样量 | 第53页 |
2.2.6 显色 | 第53页 |
2.2.7 展开结果 | 第53-54页 |
3.小结与讨论 | 第54-55页 |
第二节 酒萸肉饮片及地黄丸系列含量测定 | 第55-68页 |
1 仪器与材料 | 第55页 |
2 方法与结果 | 第55-67页 |
2.1 酒萸肉饮片含量测定 | 第55-61页 |
2.1.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应性 | 第55-56页 |
2.1.2 酒萸肉对照提取物溶液的制备 | 第56页 |
2.1.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第56-57页 |
2.1.4 方法学验证 | 第57-60页 |
2.1.4.1 线性关系考察 | 第57页 |
2.1.4.2 精密度试验 | 第57页 |
2.1.4.3 稳定性试验 | 第57-58页 |
2.1.4.4 重复性试验 | 第58页 |
2.1.4.5 加样回收试验 | 第58-60页 |
2.1.5 酒萸肉饮片中环烯醚萜苷成分的测定 | 第60-61页 |
2.2 地黄丸系列中成药含量测定 | 第61-67页 |
2.2.1 色谱条件 | 第61-62页 |
2.2.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第62页 |
2.2.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第62页 |
2.2.4 线性关系考察 | 第62页 |
2.2.5 精密度试验 | 第62页 |
2.2.6 稳定性试验 | 第62-64页 |
2.2.7 重复性试验 | 第64-65页 |
2.2.8 加样回收率试验 | 第65-67页 |
2.2.9 相关中成药含量测定结果 | 第67页 |
3.小结与讨论 | 第67-68页 |
第四章 讨论与总结 | 第68-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附录 | 第74-78页 |
文献综述 | 第78-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3页 |
在校期间论文论著和科研情况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