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基础科学论文--土壤学论文--土壤化学、土壤物理化学论文--土壤成分论文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土壤有机质预测模型研究

致谢第4-7页
摘要第7-8页
1 文献综述第8-13页
    1.1 近红外光谱技术第8-9页
        1.1.1 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原理第8页
        1.1.2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特点第8-9页
        1.1.3 近红外光谱计量学方法第9页
    1.2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土壤科学中的应用第9-13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9-10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0-13页
2 引言第13-14页
3 材料与方法第14-20页
    3.1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处理第14页
        3.1.1 采样地点及其自然条件第14页
        3.1.2 土样的采集第14页
        3.1.3 土壤的处理第14页
    3.2 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化学法测定方法第14页
    3.3 近红外光谱的采集第14-15页
    3.4 建模方法第15-18页
        3.4.1 偏最小二乘法第15-16页
        3.4.2 主成分回归第16-17页
        3.4.3 支持向量机第17-18页
    3.5 模型的验证指标第18页
        3.5.1 相关系数第18页
        3.5.2 均方根误差第18页
    3.6 研究内容第18-19页
    3.7 技术路线第19-20页
4 结果与分析第20-35页
    4.1 土壤有机质化学分析结果第20页
    4.2 校正集的选择第20-24页
        4.2.1 光谱主成分分析第21-22页
        4.2.2 模型的建立第22页
        4.2.3 检验模型第22-23页
        4.2.4 模型的预测效果结果第23-24页
        4.2.5 结果分析第24页
    4.3 光谱预处理第24-28页
        4.3.1 导数法第24-25页
        4.3.2 SG卷积平滑法第25页
        4.3.3 多元散射校正第25-26页
        4.3.4 标准正态变量变换第26页
        4.3.5 不同预处理组合分析与评价第26-28页
    4.4 基于PLS与PCR线性建模方法建模及优化第28-30页
        4.4.1 建模第28-29页
        4.4.2 模型的验证第29-30页
    4.5 基于SVR非线性建模方法建模及优化第30-35页
        4.5.1 变量的选择第31页
        4.5.2 光谱数据的预处理第31页
        4.5.3 数据的归一化处理第31页
        4.5.4 采用不同核函数的对比第31-32页
        4.5.5 参数c和g的选取第32-33页
        4.5.6 训练与预测第33-35页
5 结论与讨论第35-37页
    5.1 结论第35页
    5.2 讨论第35-37页
参考文献第37-41页
ABSTRACT第41-42页

论文共4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烟草类胡萝卜素降解关键基因NCED3的克隆及功能研究
下一篇:有机肥对烟草淀粉生物合成的影响及NtGBSSI基因的过表达调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