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专用术语注释表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 本文的组织安排 | 第14-16页 |
1.3.1 课题研究内容 | 第14页 |
1.3.2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4-15页 |
1.3.3 文章的创新点 | 第15-16页 |
第二章 超密集网络中的移动性管理算法 | 第16-30页 |
2.1 超密集网络概述 | 第16-17页 |
2.2 超密集网络移动性管理技术概述 | 第17-21页 |
2.2.1 网络移动性管理简介及分类 | 第17-20页 |
2.2.2 网络切换技术及控制过程 | 第20-21页 |
2.3 网络切换算法 | 第21-28页 |
2.3.1 基于信号强度的网络切换算法 | 第22-23页 |
2.3.2 基于代价函数的网络选择算法 | 第23-24页 |
2.3.3 基于多属性决策的网络选择算法 | 第24-25页 |
2.3.4 基于模糊逻辑的网络选择算法 | 第25-26页 |
2.3.5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网络选择算法 | 第26-28页 |
2.4 超密集网络的移动性管理面临的挑战 | 第28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第三章 超密集网络中基于生灭模型的自适应信道切换算法 | 第30-39页 |
3.1 场景模型 | 第30-31页 |
3.2 基于生灭模型的自适应信道网络切换算法建模 | 第31-36页 |
3.2.1 基于生灭过程的系统模型 | 第31-35页 |
3.2.2 算法描述 | 第35-36页 |
3.3 性能分析 | 第36-3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超密集网络中基于可调滞后余量的切换算法 | 第39-51页 |
4.1 系统模型 | 第39-40页 |
4.2 基于可调滞后余量的网络切换算法 | 第40-47页 |
4.2.1 移动终端运动轨迹预测模型 | 第40-43页 |
4.2.2 算法描述 | 第43-47页 |
4.3 性能分析 | 第47-5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五章 移动性管理实验验证 | 第51-64页 |
5.1 移动性管理实验验证系统概述 | 第51-52页 |
5.1.1 应用场景 | 第51-52页 |
5.1.2 设计要求 | 第52页 |
5.2 移动性管理实验验证系统设计与实现 | 第52-58页 |
5.2.1 系统的总体设计及开发环境搭建 | 第52-53页 |
5.2.2 移动终端模块设计与实现 | 第53-55页 |
5.2.3 接入控制器模块设计与实现 | 第55-57页 |
5.2.4 显示模块设计与实现 | 第57-58页 |
5.3 系统运行与结果分析 | 第58-6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专利 | 第68-69页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