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机器人技术论文--机器人论文

五自由度串联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与仿真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 前言第8-12页
    1.1 课题背景第8-9页
    1.2 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第9-10页
    1.3 工业机器人的发展趋势第10-11页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意义第11-12页
2 五自由度串联机器人控制相关组件选型第12-24页
    2.1 五自由度串联机器人机械结构概述第12-14页
    2.2 电机的选择第14-19页
        2.2.1 常见电机种类第14-17页
        2.2.2 步进电机具体型号的选择第17-19页
    2.3 电机驱动器的选择第19-21页
    2.4 测距传感器的选择第21-22页
    2.5 电机排布方式第22-23页
    2.6 本章小结第23-24页
3 五自由度串联机器人运动学分析与仿真第24-32页
    3.1 机器人运动学分析方法第24页
    3.2 机器人的广义变换矩阵第24-25页
    3.3 建立机器人连杆坐标系第25-26页
    3.4 五自由度机器人的正运动学分析第26-28页
    3.5 五自由度机器人的逆运动学分析第28-30页
    3.6 连杆末端运动范围的仿真优化第30-31页
    3.7 本章小结第31-32页
4 五自由度串联机器人轨迹规划与仿真第32-44页
    4.1 轨迹规划概述第32-33页
    4.2 几种速度轨迹规划的方式第33-37页
        4.2.1 简单的匀速运动第33页
        4.2.2 匀加速匀减速运动第33-34页
        4.2.3 三次多项式第34-35页
        4.2.4 具有中间点的路径的三次多项式第35-36页
        4.2.5 高阶多项式第36-37页
    4.3 基于matlab的机器人轨迹规划仿真第37-40页
    4.4 执行末端在空间运动的轨迹规划第40-43页
    4.5 本章小结第43-44页
5 机器人关节控制的研究第44-58页
    5.1 步进电机控制原理第44-45页
    5.2 步进电机驱动机器人关节的精度问题第45-47页
    5.3 关节上步进电机数学模型的计算与仿真第47-48页
    5.4 步进电机驱动机器人关节的实现方法第48-52页
        5.4.1 单片机内延时方法的选择第48页
        5.4.2 定时器的原理与应用第48-49页
        5.4.3 步进电机高精度控制方法第49-51页
        5.4.4 电机驱动器细分数以及定时器分频数的确定第51-52页
    5.5 步进电机控制的仿真与实验第52-55页
    5.6 机器人多关节控制的实现方法第55-57页
    5.7 本章小结第57-58页
6 五自由度串联机器人控制系统的仿真与实现第58-78页
    6.1 系统总流程图第58页
    6.2 基于Simmechanics的机器人控制系统仿真第58-65页
        6.2.1 Matlab-Simmechanics软件介绍第58-60页
        6.2.2 Simmechanics中模型的建立第60-62页
        6.2.3 底座主轴运动仿真第62-63页
        6.2.4 大臂关节运动仿真第63-64页
        6.2.5 小臂关节运动仿真第64-65页
    6.3 控制系统各个组件的连接使用方法第65-73页
        6.3.1 蓝牙通信模块和操作界面第65-67页
        6.3.2 电机控制模块第67页
        6.3.3 供电模块和电机第67-68页
        6.3.4 测距传感器与手爪模块第68-70页
        6.3.5 实物连接图与控制系统搭建结果第70-73页
    6.4 基于QT的PC端界面设计介绍第73-77页
        6.4.1 界面设计软件QT简介第73页
        6.4.2 登录界面设计第73-74页
        6.4.3 多窗口设计方法第74-75页
        6.4.4 基于QT的通信方法第75-76页
        6.4.5 两种界面模式第76-77页
    6.5 本章小结第77-78页
7 结论第78-79页
8 展望第79-80页
9 参考文献第80-84页
10 致谢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炼焦煤干燥扬尘机理及调控方法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流固耦合理论的男性下尿路生物力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