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有机化学论文

Mg改性Cu/Zn/Al2O3多相催化氨基酸甲酯加氢制备手性氨基醇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2-28页
    1.1 手性氨基醇的用途第12-17页
        1.1.1 手性氨基醇在不对称合成反应中的应用第12-14页
            1.1.1.1 不对称还原反应第12-13页
            1.1.1.2 不对称环氧化反应第13页
            1.1.1.3 羰基化合物与有机试剂的不对称加成反应第13页
            1.1.1.4 不对称reformasky反应第13页
            1.1.1.5 不对称Diels-Alders反应第13-14页
        1.1.2 手性氨基醇在在医药上的应用第14-17页
            1.1.2.1 在多肽药物中的应用第14-16页
            1.1.2.2 在核苷酸类药物中的应用第16页
            1.1.2.3 在喹诺酮类手性药物中的应用第16-17页
        1.1.3 手性氨基醇的其他用途第17页
    1.2 手性氨基醇的市场现状第17页
    1.3 手性氨基醇的制备方法第17-20页
        1.3.1 还原法第17-18页
        1.3.2 催化加氢法第18-20页
        1.3.3 亲核试剂与α-氨基碳基或α-羟基亚胺化合物加成第20页
        1.3.4 羟氨化反应第20页
        1.3.5 其他方法第20页
    1.4 手性苯甘氨醇的研究概况第20-26页
        1.4.1 开发手性苯甘氨醇制备方法的目的及意义第20-21页
        1.4.2 手性苯甘氨醇及其衍生物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第21-26页
            1.4.2.1 异喹啉衍生物的合成第21-22页
            1.4.2.2 手性哌啶及其衍生物的合成第22-23页
            1.4.2.3 β-环糊精的制备第23-24页
            1.4.2.4 2-氰基氮杂环丁烷纯对映体的制备第24页
            1.4.2.5 vic-氨基乙醇对映异构体的合成第24页
            1.4.2.6 端基炔胺的合成第24-25页
            1.4.2.7 C_2-对称手性联氨的合成第25页
            1.4.2.8 手性催化剂第25-26页
        1.4.3 手性苯甘氨醇在医药、精细化工等领域的应用第26页
        1.4.4 国内外手性氨基醇的制备现状第26页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第26-28页
        1.5.1 本文的研究意义第26-27页
        1.5.2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有第27-28页
第2章 实验部分第28-34页
    2.1 实验试剂和仪器第28-29页
        2.1.1 实验试剂第28-29页
        2.1.2 实验用气体第29页
        2.1.3 实验仪器第29页
    2.2 催化剂的表征第29-30页
        2.2.1 X射线衍射(XRD)第29-30页
        2.2.2 低温氮气吸/脱附第30页
        2.2.3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第30页
        2.2.4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第30页
        2.2.5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第30页
    2.3 反应产物的检测第30-32页
        2.3.1 原料及产物的定量分析第30-31页
        2.3.2 产物ee值测试第31-32页
        2.3.3 核磁共振氢谱测试(~1H NMR)第32页
    2.4 催化剂的性能测试第32-34页
        2.4.1 实验装置第32页
        2.4.2 R-苯甘氨酸甲酯的制备第32页
        2.4.3 实验操作步骤第32-34页
第3章 CuZn_(0.3)Mg_(0.1)AlO_x催化剂的制备研究第34-45页
    3.1 引言第34页
    3.2 实验部分第34-35页
        3.2.1 催化剂的制备第34-35页
            3.2.1.1 催化剂的小规模制备第34-35页
            3.2.1.2 催化剂规模放大后的制备第35页
        3.2.2 反应底物的制备第35页
        3.2.3 催化活性测试第35页
    3.3 制备条件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第35-38页
        3.3.1 催化剂沉淀温度的影响第35-36页
        3.3.2 沉淀液pH值的影响第36页
        3.3.3 搅拌速率的影响第36-37页
        3.3.4 共沉淀时加料速率的影响第37-38页
    3.4 规模放大前后所制备催化剂的结构和性能比较第38-41页
        3.4.1 XRD第38页
        3.4.2 FT-IR光谱第38-39页
        3.4.3 SEM第39-40页
        3.4.4 低温氮气吸/脱附第40页
        3.4.5 XPS第40-41页
    3.5 规模放大后制备的催化剂的稳定性研究第41-42页
    3.6 氨基酸甲酯加氢催化反应活化能的研究第42-43页
    3.7 本章小结第43-45页
第4章 手性氨基醇的制备第45-55页
    4.1 引言第45页
    4.2 制备R-苯甘氨醇催化反应条件的研究第45-49页
        4.2.1 催化剂的预处理研究第45-46页
        4.2.2 投料比对目标产物收率的影响第46-47页
        4.2.3 反应温度对目标产物收率的影响第47页
        4.2.4 反应时间对目标产物收率的影响第47-48页
        4.2.5 反应氢气压力对目标产物收率的影响第48-49页
    4.3 目标产物R-苯甘氨醇及其副产物的表征第49-52页
        4.3.1 原料和目标产物R-苯甘氨醇的定量分析第49-50页
        4.3.2 目标产物R-苯甘氨醇的ee值的测试第50-51页
        4.3.3 目标产物R-苯甘氨醇的核磁表征第51-52页
    4.4 其他手性氨基醇的制备第52-54页
    4.5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5章 全文总结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3-64页
致谢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3,3-联二噻吩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光电性能研究
下一篇:抗水性Fe-Co-O催化剂的制备及对低温CO氧化反应的催化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