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1.1.1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 第11-12页 |
1.1.2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重要性 | 第12-13页 |
1.2 选题意义 | 第13-14页 |
1.3 概念界定 | 第14-15页 |
1.4 研究方法、问题与论文结构 | 第15-17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7-27页 |
2.1 国内外平板电脑课堂教学应用和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2.1.1 国外平板电脑课堂教学应用和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2.1.2 国内平板电脑课堂教学应用和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2.2 平板电脑教学与学习风格 | 第20-22页 |
2.2.1 学习风格概述 | 第20-21页 |
2.2.2 学习风格及其量表 | 第21页 |
2.2.3 Kolb学习风格与平板课堂教学研究 | 第21-22页 |
2.3 平板电脑教学与学习参与度 | 第22-24页 |
2.3.1 学习参与度 | 第23-24页 |
2.3.2 学习参与度的测量 | 第24页 |
2.4 平板电脑教学与学习成效 | 第24-25页 |
2.5 文献研究述评和研究问题说明 | 第25-27页 |
第3章 研究方法与过程 | 第27-39页 |
3.1 研究方法 | 第27页 |
3.2 研究对象 | 第27-28页 |
3.3 研究设计与研究架构 | 第28-29页 |
3.3.1 研究设计 | 第28页 |
3.3.2 研究架构 | 第28-29页 |
3.4 研究工具 | 第29-34页 |
3.4.1 Kolb学习风格量表 | 第29-30页 |
3.4.2 平板电脑在数学课堂中的使用效能调查 | 第30-33页 |
3.4.3 学生访谈题纲 | 第33-34页 |
3.4.4 数学学习成效的前测与后测 | 第34页 |
3.5 数学课堂教学流程 | 第34-36页 |
3.5.1 课前:预习内容的可视化 | 第34-35页 |
3.5.2 课中:研究问题常规化 | 第35-36页 |
3.5.3 课后:反馈结果快速化 | 第36页 |
3.6 研究假设 | 第36-37页 |
3.7 研究步骤 | 第37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第4章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39-49页 |
4.1 学生学习风格类型的分布情况分析 | 第39页 |
4.2 学习成效差异性分析 | 第39-44页 |
4.2.1 数学学习成效前测的差异性分析 | 第40页 |
4.2.2 数学学习成效后测的差异性分析 | 第40-42页 |
4.2.3 学习风格与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成效的影响 | 第42-44页 |
4.3 学习参与度的差异性分析 | 第44-45页 |
4.4 学生对于平板课堂教学态度与看法的分析 | 第45-46页 |
4.5 学生访谈 | 第46-48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5章 研究结果与讨论 | 第49-54页 |
5.1 学习风格、平板课堂教学与学习成效 | 第49-51页 |
5.1.1 问卷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 | 第49-50页 |
5.1.2 不同教学模式前后测成绩的统计分析 | 第50-51页 |
5.2 平板课堂与学习参与度 | 第51-52页 |
5.3 学生对平板课堂的态度与看法 | 第52-54页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4-59页 |
6.1 研究结论概述 | 第54-55页 |
6.2 相关建议与展望 | 第55-57页 |
6.2.1 研究限制 | 第55页 |
6.2.2 研究建议与展望 | 第55-57页 |
6.3 研究反思 | 第57-59页 |
附录A Kolb学习风格量表调查问卷 | 第59-62页 |
附录B 平板电脑在数学课堂中的使用效能调查问卷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