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老旧小区“微自治”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基于武汉市YZ小区的实践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一、导论 | 第11-26页 |
(一) 研究缘起与问题提出 | 第11-14页 |
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2. 实习经历与问题意识 | 第13-14页 |
(二) 文献综述与简要述评 | 第14-19页 |
1. 关于老旧小区治理的研究 | 第14-16页 |
2. 关于社区“微自治”的研究 | 第16-17页 |
3. 关于社会工作介入的研究 | 第17-18页 |
4. 简要述评 | 第18-19页 |
(三)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9-21页 |
(四) 理论支撑与概念界定 | 第21-24页 |
(五) 创新之处与研究限度 | 第24-26页 |
二、案例介绍:武汉YZ小区与“微自治”概况 | 第26-31页 |
(一) YZ小区的基本情况 | 第26-28页 |
1. L街道H社区概况 | 第26页 |
2. YZ小区禀赋构成 | 第26-27页 |
3. YZ小区环境问题 | 第27页 |
4. YZ小区治理状况 | 第27-28页 |
(二) YZ小区的服务基础 | 第28-31页 |
1. 社区治理理念 | 第28页 |
2. 社区治理经验 | 第28-29页 |
3. 社会服务项目 | 第29-30页 |
4. 居民求变意愿 | 第30-31页 |
三、项目设计:地区发展模式介入小区“微自治” | 第31-38页 |
(一) YZ小区“微自治”的需求评估 | 第31-33页 |
1. YZ小区的生活环境状况评估 | 第31-32页 |
2. YZ小区居民的参与意识评估 | 第32-33页 |
3. YZ小区居民自治能力的评估 | 第33页 |
(二) YZ小区“微自治”的问题聚焦 | 第33-35页 |
1. 生活环境问题 | 第33-34页 |
2. 居民参与问题 | 第34-35页 |
3. 社区自治问题 | 第35页 |
(三) YZ小区“微自治”的目标确立 | 第35-36页 |
(四) YZ小区“微自治”的模式选择 | 第36页 |
(五) YZ小区“微自治”的服务计划 | 第36-38页 |
四、介入实施:社会工作介入小区的干预过程 | 第38-72页 |
(一) 探索阶段 | 第38-44页 |
1. 专业关系建立 | 第38页 |
2. 争取社区支持 | 第38-39页 |
3. 认识共有社区 | 第39-42页 |
4. 倡导关注环境 | 第42-44页 |
5. 初期成效指标 | 第44页 |
(二) 动员阶段 | 第44-61页 |
1. 挖掘社区草根领袖 | 第45-54页 |
2. 社区环境整治工作 | 第54-59页 |
3. 成立社区环保小组 | 第59-60页 |
4. 动员阶段过程评估 | 第60-61页 |
(三) 巩固阶段 | 第61-69页 |
1. 小区物业自管民意调查 | 第61-64页 |
2. 成立小区自管委员会 | 第64-65页 |
3. 居民自助互助服务 | 第65-67页 |
4. 订立居民自治公约 | 第67-68页 |
5. 巩固阶段过程评估 | 第68-69页 |
(四) 检讨阶段 | 第69-72页 |
1. 放手自治促进成长 | 第69-70页 |
2. 多元主体携手共治 | 第70页 |
3. 调整角色以及方向 | 第70页 |
4. 检讨阶段过程评估 | 第70-72页 |
五、效果评估:“微自治”社区工作的效用测评 | 第72-81页 |
(一) YZ小区生活环境问题优化评估 | 第72-74页 |
(二) YZ小区居民的参与度改善评估 | 第74-75页 |
(三) YZ小区自管会的功能达成评估 | 第75-77页 |
(四) YZ小区社区工作服务效能评估 | 第77-81页 |
六、结论与讨论 | 第81-86页 |
(一) 结论 | 第81-84页 |
1. 主要发现 | 第81-82页 |
2. 基本结论 | 第82-84页 |
(二) 讨论 | 第84-86页 |
1. 专业反思 | 第84页 |
2. 研究展望 | 第84-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89页 |
附录 | 第89-96页 |
致谢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