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第一章 个人信息概述 | 第12-22页 |
第一节 个人信息的界定 | 第12-19页 |
一、个人信息的概念 | 第12-16页 |
二、个人信息的法律特征 | 第16-17页 |
三、个人信息的分类 | 第17-19页 |
第二节 个人信息的法律属性 | 第19-21页 |
一、所有权说 | 第19页 |
二、隐私权说 | 第19-20页 |
三、人格权说 | 第20-21页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二章 侵犯个人信息行为的犯罪化根据 | 第22-37页 |
第一节 个人信息刑法保护的价值 | 第22-26页 |
一、刑法保护个人信息有助于维护正义价值 | 第23-24页 |
二、刑法保护个人信息有助于实现刑法的安全价值 | 第24-25页 |
三、刑法保护个人信息符合刑法谦抑的价值 | 第25-26页 |
第二节 侵犯个人信息行为可罚性考量 | 第26-36页 |
一、侵犯个人信息权行为犯罪化的“必要性原则” | 第27-31页 |
二、侵犯个人信息权行为犯罪化的“可行性原则”分析 | 第31-33页 |
三、侵害个人信息行为犯罪化的界限 | 第33-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三章 我国个人信息刑法保护现状及其缺陷 | 第37-49页 |
第一节 我国个人信息刑法保护现状 | 第37-42页 |
一、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相关法律立法概况 | 第37-40页 |
二、我国个人信息保护之刑事立法 | 第40-42页 |
第二节 我国现行个人信息刑法保护评析 | 第42-48页 |
一、我国刑法对个人信息保护的总体特征 | 第42-43页 |
二、我国刑法对个人信息保护存在的不足 | 第43-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四章 我国公民个人信息刑法保护的立法完善 | 第49-70页 |
第一节 域外个人信息刑法规制的启示 | 第49-58页 |
一、大陆法系国家对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 | 第49-51页 |
二、英美法系国家对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 | 第51-53页 |
三、其他国家和地区对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 | 第53-55页 |
四、域外个人信息刑法保护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 第55-58页 |
第二节 完善个人信息刑法保护的构想与方案 | 第58-64页 |
一、个人信息保护的刑事立法的中国模式选择 | 第58-60页 |
二、个人信息刑法保护的体系建构 | 第60-61页 |
三、扩大个人信息刑法保护的范围 | 第61-63页 |
四、刑罚措施之完善 | 第63页 |
五、规定以“自诉为主、公诉补充”的起诉模式 | 第63-64页 |
第三节 《刑法修正案(七)》第七条罪刑规范的解释与适用 | 第64-68页 |
一、关于罪名的确定 | 第64-65页 |
二、客观方面 | 第65-66页 |
三、犯罪主体 | 第66-67页 |
四、关于法定刑的配置 | 第67-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余论:人肉搜索刑法规制的路径选择 | 第70-72页 |
结语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