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6-8页 |
| abstract | 第8-9页 |
| 1 前言 | 第12-14页 |
| 1.1 选题依据 | 第12-13页 |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3-14页 |
| 1.2.1 研究目的 | 第13页 |
| 1.2.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 2 文献综述 | 第14-20页 |
| 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 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20页 |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20-24页 |
| 3.1 研究对象 | 第20页 |
| 3.2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 3.2.1 文献资料法 | 第20-21页 |
| 3.2.2 图像解析法 | 第21页 |
| 3.2.3 对比分析法 | 第21页 |
| 3.3 实验设计与实验控制 | 第21-24页 |
| 4 研究结果 | 第24-26页 |
| 4.1 抛球引拍阶段相关动作特征 | 第24页 |
| 4.2 搔背阶段相关动作特征 | 第24页 |
| 4.3 击球阶段相关动作特征 | 第24-26页 |
| 5 分析与讨论 | 第26-56页 |
| 5.1 大力发球动作阶段的划分 | 第26-27页 |
| 5.2 抛球阶段特征分析 | 第27-36页 |
| 5.2.1 抛球特征分析 | 第27-28页 |
| 5.2.2 持拍臂引拍动作特征分析 | 第28-32页 |
| 5.2.3 持拍侧右膝关节运动特征分析 | 第32-34页 |
| 5.2.4 左髋关节挺伸运动特征分析 | 第34-36页 |
| 5.3 大力发球“搔背”阶段特征分析 | 第36-46页 |
| 5.3.1 右下肢蹬伸动作踝、膝关节角度变化特征分析 | 第38-41页 |
| 5.3.2 躯干转体变化特征分析 | 第41-42页 |
| 5.3.3 持拍臂角度运动特征分析 | 第42-46页 |
| 5.4 大力发球挥拍击球阶段特征分析 | 第46-56页 |
| 5.4.1 持拍侧下肢蹬转速度特征分析 | 第46-50页 |
| 5.4.2 挥拍击球阶段持拍臂速度特征分析 | 第50-56页 |
| 6 结论与建议 | 第56-58页 |
| 6.1 结论 | 第56页 |
| 6.2 建议 | 第56-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 致谢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