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引言 | 第7-13页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7-8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2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1.2.2 海外地区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3 论文的研究目标、方法 | 第12页 |
1.3.1 研究目标 | 第12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1.4 可能存在的创新 | 第12-13页 |
2 德育的内涵及当代小学生品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 第13-20页 |
2.1 德育的内涵 | 第13-14页 |
2.1.1 德育 | 第13页 |
2.1.2 小学生德育 | 第13-14页 |
2.2 当代小学生品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以安徽省合肥市为例 | 第14-20页 |
2.2.1 问卷调查的概况 | 第14-15页 |
2.2.2 小学生品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 第15-20页 |
3 传统蒙学中蕴含的小学生德育资源 | 第20-26页 |
3.1 传统蒙学及相关概念阐述 | 第20-21页 |
3.2 传统蒙学的德育思想 | 第21-23页 |
3.2.1 蒙以养正 | 第21页 |
3.2.2 德育为先 | 第21-22页 |
3.2.3 立志向上 | 第22页 |
3.2.4 惜时勤学 | 第22-23页 |
3.3 传统蒙学中的德育方法 | 第23-24页 |
3.3.1 践履笃行 | 第23页 |
3.3.2 环境熏陶 | 第23-24页 |
3.3.3 自律自修 | 第24页 |
3.4 传统蒙学教材 | 第24-26页 |
4 当代小学生品德教育借鉴传统蒙学的可行性 | 第26-37页 |
4.1 传统蒙学教材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特点 | 第26-28页 |
4.1.1 传统蒙学对象与当代小学生具有相似性 | 第26-27页 |
4.1.2 传统蒙学教材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 | 第27-28页 |
4.2 传统蒙学顺应儿童品德发展规律 | 第28-30页 |
4.2.1 重视早期教育 | 第28页 |
4.2.2 崇尚德智结合,德育为先 | 第28-30页 |
4.3 传统蒙学注重养成教育,促进小学生知行合一 | 第30-33页 |
4.3.1 传统蒙学注重实践,教导儿童践履力行 | 第30-31页 |
4.3.2 传统蒙学注重养成教育,利于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 第31-33页 |
4.4 传统蒙学主张自我教育,符合品德教育的最终目的 | 第33-37页 |
4.4.1 要求慎独,引导儿童自我反省 | 第34页 |
4.4.2 树立榜样,教导学生见贤思齐 | 第34-37页 |
5 当代小学生品德教育对传统蒙学的借鉴 | 第37-46页 |
5.1 强化品德教育意识 | 第37-38页 |
5.1.1 学校要转变观念,兼重学生的德育和智育发展 | 第37-38页 |
5.1.2 强化家长对子女品德教育的意识 | 第38页 |
5.2 改进德育教材 | 第38-40页 |
5.2.1 学习优秀的传统蒙学教材 | 第39页 |
5.2.2 借鉴传统蒙学教材的形式 | 第39-40页 |
5.3 提高学校德育工作者的素质 | 第40页 |
5.4 加强小学生的德育实践 | 第40-41页 |
5.5 创造良好的德育环境 | 第41-43页 |
5.5.1 合理利用并优化社会公共环境 | 第41-42页 |
5.5.2 营造良好的同辈小群体环境 | 第42页 |
5.5.3 营造良好的家庭德育氛围 | 第42-43页 |
5.5.4 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的德育网络 | 第43页 |
5.6 引导小学生自修自律 | 第43-46页 |
5.6.1 注重小学生的主体性 | 第44页 |
5.6.2 引导小学生自我管理 | 第44-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附录 | 第49-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作者简介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