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0-13页 |
1.1.1 我国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成效 | 第10-11页 |
1.1.2 我国大气环境质量现状 | 第11-12页 |
1.1.3“十三五”我国电力行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第12-13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3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1 能源电力系统规划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2 电力-大气系统规划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1.5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7-18页 |
第2章 区间两阶段在电力-大气耦合规划模型中的应用 | 第18-34页 |
2.1 区间规划方法概述 | 第18-19页 |
2.2 基于SO2、NOx及CO2大气环境资源有价理念的区域电力-大气耦合规划模型简介 | 第19页 |
2.3 区间两阶段电力-大气耦合规划模型构建 | 第19-22页 |
2.3.1 模型目标函数构建 | 第19-21页 |
2.3.2 模型约束条件构建 | 第21-22页 |
2.4 案例分析 | 第22-33页 |
2.4.1 模型求解 | 第23-26页 |
2.4.2 模型优化结果对比分析 | 第26-33页 |
2.4.2.1 大气资源供应计划结果分析与对比 | 第26-27页 |
2.4.2.2 电力生产结果分析与对比 | 第27-30页 |
2.4.2.3 电力生产扩容计划分析与对比 | 第30-32页 |
2.4.2.4 系统成本分析与对比 | 第32-3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3章 基于ICCP的能源-电力-大气耦合规划模型研究 | 第34-69页 |
3.1 能源-电力-大气环境系统不确定性分析 | 第34-35页 |
3.2 区间机会随机约束规划方法概述 | 第35-37页 |
3.3 能源-电力-大气耦合规划模型构建 | 第37-41页 |
3.3.1 模型目标函数构建 | 第37-38页 |
3.3.2 模型约束条件选择 | 第38-41页 |
3.4 案例分析 | 第41-66页 |
3.4.1 案例系统概况 | 第41-42页 |
3.4.2 情景设置 | 第42-43页 |
3.4.3 模型求解 | 第43-48页 |
3.4.4 模型模拟分析与讨论 | 第48-66页 |
3.4.4.1 大气资源供应计划分析 | 第48-49页 |
3.4.4.2 电力生产计划分析 | 第49-56页 |
3.4.4.3 电力生产扩容计划分析 | 第56-59页 |
3.4.4.4 能源供应计划分析 | 第59-60页 |
3.4.4.5 系统成本分析 | 第60-6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6-69页 |
第4章 基于多属性判据决策的模型模拟情景优化分析 | 第69-76页 |
4.1 多属性判据决策优化分析方法简介 | 第69-70页 |
4.2 多属性判据决策方法在模拟情景优化分析中的应用 | 第70-75页 |
4.2.1 理想解法简介 | 第70-71页 |
4.2.2 基于ICCP的能源-电力-大气耦合规划模型模拟情景优化分析 | 第71-75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第5章 案例省大气资源有偿使用电力行业规划数据库 | 第76-89页 |
5.1 数据库框架结构及功能设计 | 第76-77页 |
5.2 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 | 第77-78页 |
5.3 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 | 第78页 |
5.4 数据库物理功能实现流程 | 第78-80页 |
5.5 数据库界面设计 | 第80-88页 |
5.5.1 数据库主界面设计 | 第80页 |
5.5.2 登录界面 | 第80-81页 |
5.5.3 主功能界面 | 第81-82页 |
5.5.4 案例省能源与电力、大气环境概况查询 | 第82-84页 |
5.5.5 案例省 2008-2013 年发电菜单及查询 | 第84页 |
5.5.6 案例省电力行业规划体系(ICCP模型模拟)及查询 | 第84-86页 |
5.5.7 数据库模式下ICCP模型优化模拟运算 | 第86-88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88-89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9-91页 |
6.1 结论 | 第89-90页 |
6.2 展望 | 第90-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97-98页 |
致谢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