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特种结构材料论文

原子层沉积制备几种纳米薄膜、纳米复合结构及其在微电子和储能器件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第4-9页
Abstract第9-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9-55页
    1.1 原子层沉积技术介绍第19-26页
        1.1.1 原子层沉积技术的原理与特点第20-22页
        1.1.2 等离子体增强原子层沉积技术及其特点第22-24页
        1.1.3 分子层沉积简介第24-26页
    1.2 原子层沉积在微电子领域的应用第26-34页
        1.2.1 微电子技术的发展现状第26-27页
        1.2.2 新型半导体材料及其研究进展第27-34页
    1.3 原子层沉积技术在能源领域的应用第34-39页
        1.3.1 电极材料的表面修饰第34-36页
        1.3.2 锂离子电池材料的ALD合成第36-39页
    1.4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第39-42页
    参考文献第42-55页
第二章 材料制备与表征方法第55-69页
    2.1 原子层沉积系统简介第55-59页
    2.2 薄膜表面和界面结构的表征方法第59-61页
    2.3 电学性能测试分析方法第61-66页
    2.4 电化学表征手段第66-68页
    参考文献第68-69页
第三章 原子层沉积栅介质材料与高迁移率GaAs/Ge半导体的界面结构及其电学性能研究第69-97页
    3.1 引言第69页
    3.2 高k栅介质/GaAs-MOS器件的界面结构及电学性能研究第69-82页
        3.2.1 金属前驱体对GaAs沉积的联合自清洁效应第70-76页
        3.2.2 引入AlN界面钝化层对HfO_2/GaAs性能的影响第76-82页
    3.3 高k栅介质/Ge半导体的界面结构及其电学性能研究第82-92页
        3.3.1 原位氨气等离子体预处理对HfO_2/Ge性能的影响第82-89页
        3.3.2 PEALD SiO_2界面钝化层对HfO_2/Ge性能的影响第89-92页
    3.4 本章小结第92-94页
    参考文献第94-97页
第四章 石墨烯基Al_2O_3栅介质的ALD生长及其顶栅FET器件阵列制备研究第97-120页
    4.1 引言第97-98页
    4.2 石墨烯上ALD沉积Al_2O_3栅介质的研究第98-105页
        4.2.1 石墨烯的制备与表面预处理第98-100页
        4.2.2 物理吸附水对石墨烯上ALD沉积Al_2O_3的影响第100-105页
    4.3 基于可转移ALD栅介质薄膜的石墨烯顶栅FET阵列的制备工艺与性能研究第105-112页
        4.3.1 ALD栅介质薄膜的转移工艺第105-108页
        4.3.2 基于可转移ALD栅介质薄膜石墨烯顶栅FET的制备与性能表征第108-112页
    4.4 二维TMDs材料HfS_2的ALD生长研究第112-116页
    4.5 本章小结第116-118页
    参考文献第118-120页
第五章 钛基-富马酸杂化薄膜的MLD生长及其在电荷俘获型存储器和储能器件中的应用第120-148页
    5.1 引言第120页
    5.2 钛基-富马酸杂化薄膜的生长工艺与机制研究第120-129页
        5.2.1 钛基-富马酸杂化薄膜的生长工艺研究第120-122页
        5.2.2 钛基-富马酸杂化薄膜的MLD生长机制第122-129页
    5.3 钛基-富马酸杂化薄膜的稳定性研究第129-134页
        5.3.1 钛基-富马酸杂化薄膜在化学溶剂和空气中的稳定性第129-131页
        5.3.2 钛基-富马酸杂化薄膜的热稳定性研究第131-133页
        5.3.3 钛基-富马酸杂化薄膜的溅射分解第133-134页
    5.4 钛基-富马酸杂化薄膜作为电荷存储层在电荷俘获型存储器中的应用研究第134-138页
    5.5 基于钛基-富马酸杂化薄膜的多孔TiO_2在储能领域的应用研究第138-143页
        5.5.1 多孔TiO_2超级电容器的电化学性能研究第138-142页
        5.5.2 多孔TiO_2负极的锂离子电池性能研究第142-143页
    5.6 本章小结第143-146页
    参考文献第146-148页
第六章 ALD技术对锂电池中金属锂负极的保护研究第148-167页
    6.1 引言第148-149页
    6.2 ALD沉积Li_xAl_yS固态电解质保护锂金属负极第149-158页
        6.2.1 Li_xAl_yS固态电解质的ALD沉积研究第149-154页
        6.2.2 Lix_Al_yS固态电解质对金属锂负极的保护作用第154-158页
    6.3 悬浮氧化物薄膜对锂金属负极的保护研究第158-163页
        6.3.1 悬浮氧化物薄膜/铜箔结构的制备与表征第158-159页
        6.3.2 悬浮氧化物薄膜对金属锂的保护研究第159-163页
    6.4 本章小结第163-165页
    参考文献第165-167页
第七章 ALD技术制备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基底的研究第167-182页
    7.1 引言第167-168页
    7.2 间隙可控的Au NPs/纳米间隙/Au NPs基底的SERS效应研究第168-175页
        7.2.1 Au NPs/纳米间隙/Au NPs结构的制备与表征第168-170页
        7.2.2 Au NPs/纳米间隙/Au NPs基底对亚甲基蓝分子的SERS效应第170-173页
        7.2.3 Au NPs/纳米间隙/Au NPs基底的有限时域差分计算模拟第173-175页
    7.3 Ir纳米颗粒/ZnO纳米线复合结构的表面增强拉曼效应研究第175-178页
    7.4 本章小结第178-180页
    参考文献第180-182页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第182-188页
    8.1 结论第182-186页
    8.2 未来工作展望第186-188页
Publication list第188-193页
致谢第193-194页

论文共19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A国际旅行社品牌建设问题研究
下一篇:聚变堆源项分析程序中腐蚀模型的初步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