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缩略语表 | 第10-11页 |
1 前言 | 第11-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2 奶牛卵巢囊肿的概述 | 第11-13页 |
1.2.1 卵巢囊肿的分类 | 第11页 |
1.2.2 卵巢囊肿的特征 | 第11-12页 |
1.2.3 卵巢囊肿的病因 | 第12-13页 |
1.3 卵巢囊肿的诊断方式 | 第13-14页 |
1.3.1 奶牛病史的调查 | 第13页 |
1.3.2 B超诊断 | 第13-14页 |
1.3.3 病理诊断 | 第14页 |
1.4 卵巢囊肿的治疗 | 第14-15页 |
1.4.1 激素治疗 | 第14-15页 |
1.4.2 手术治疗 | 第15页 |
1.5 消囊散的主要疗效 | 第15-16页 |
1.6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6-17页 |
2 奶牛卵巢囊肿的诊断 | 第17-22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17-18页 |
2.1.1 试验动物 | 第17页 |
2.1.2 试验仪器 | 第17页 |
2.1.3 试验方式 | 第17-18页 |
2.2 实验结果 | 第18-20页 |
2.2.1 卵巢囊肿奶牛诊断结果 | 第18页 |
2.2.2 卵巢囊肿典型B超影像 | 第18-20页 |
2.2.3 血清中雌激素和孕酮的检结果 | 第20页 |
2.3 讨论 | 第20-21页 |
2.3.1 卵巢囊肿临床常规诊断 | 第20页 |
2.3.2 卵巢囊肿B超检查形态 | 第20-21页 |
2.3.3 激素的变化 | 第21页 |
2.4 小结 | 第21-22页 |
3 消囊散治疗卵泡囊肿B超监测 | 第22-33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22-23页 |
3.1.1 试验动物 | 第22页 |
3.1.2 试验仪器 | 第22页 |
3.1.3 试验药品 | 第22页 |
3.1.4 药品制作 | 第22页 |
3.1.5 试验方式 | 第22-23页 |
3.1.6 试验检测方式 | 第23页 |
3.1.7 疗效判定 | 第23页 |
3.1.8 统计分析 | 第23页 |
3.2 试验结果 | 第23-31页 |
3.2.1 卵泡囊肿奶牛治疗的有效情况 | 第23-24页 |
3.2.2 消囊散治疗后卵巢和子宫形态变化 | 第24-26页 |
3.2.3 消囊散治疗后卵巢和子宫的B超图像 | 第26-27页 |
3.2.4 激素治疗后卵巢和子宫形态变化 | 第27-29页 |
3.2.5 激素治疗后卵巢和子宫的B超图像 | 第29-31页 |
3.3 讨论 | 第31-32页 |
3.3.1 临床疗效分析 | 第31页 |
3.3.2 子宫灌注中药消囊散对子宫及卵巢形态学的影响 | 第31页 |
3.3.3 激素对子宫及卵巢形态学的影响 | 第31-32页 |
3.4 小结 | 第32-33页 |
4 消囊散对卵泡囊肿奶牛生殖激素的影响 | 第33-39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33-34页 |
4.1.1 试验动物 | 第33页 |
4.1.2 试验仪器 | 第33页 |
4.1.3 试验方式 | 第33页 |
4.1.4 统计分析 | 第33-34页 |
4.2 试验结果 | 第34-37页 |
4.2.1 消囊散治疗囊肿奶牛血清中P_4、E_2、FSH、LH检测结果 | 第34-36页 |
4.2.2 空白对照组奶牛血清中P_4、E_2、FSH、LH检测结果 | 第36-37页 |
4.3 讨论 | 第37-38页 |
4.3.1 正常发情奶牛前后血清中激素含量的变化 | 第37-38页 |
4.3.2 子宫灌注消囊散治疗囊肿奶牛前后血清中激素含量变化 | 第38页 |
4.4 小结 | 第38-39页 |
5 结论 | 第39-40页 |
致谢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作者简介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