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电影《刺客聂隐娘》展开建筑与电影叙事诗性手法比较研究
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绪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4页 |
1.1.1 研究缘起 | 第10-11页 |
1.1.2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3 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 研究内容与意义 | 第14-15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3 研究方法与框架 | 第15-17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1.3.2 研究框架 | 第15-17页 |
2. 关于“叙事”与“叙事的诗性境界” | 第17-28页 |
2.1 叙事学 | 第17页 |
2.1.1 叙事学定义 | 第17页 |
2.1.2 叙事学核心概念 | 第17页 |
2.2 电影叙事 | 第17-19页 |
2.2.1 叙事语言 | 第18页 |
2.2.2 叙事视角 | 第18页 |
2.2.3 叙事结构 | 第18页 |
2.2.4 叙事时间 | 第18-19页 |
2.2.5 叙事空间 | 第19页 |
2.3 建筑叙事 | 第19-22页 |
2.3.1 建筑叙事的基本概念 | 第19-20页 |
2.3.2 建筑叙事的历史沿革 | 第20页 |
2.3.3 建筑叙事的理论基础 | 第20-22页 |
2.4 电影与建筑叙事的最高境界——诗性 | 第22-26页 |
2.4.1 电影与建筑的共通性——叙事 | 第22-23页 |
2.4.2 电影与建筑叙事的诗性 | 第23-24页 |
2.4.3 电影与建筑叙事达到诗性的境界 | 第24-26页 |
2.5 小结 | 第26-28页 |
3. 诗性的叙事语言:静穆之美 | 第28-37页 |
3.1 《刺客聂隐娘》的叙事语言 | 第28-31页 |
3.1.1 人工物象 | 第28-29页 |
3.1.2 自然景象 | 第29-31页 |
3.2 建筑叙事的视觉要素 | 第31-35页 |
3.2.1 自身要素 | 第31-34页 |
3.2.2 境因子 | 第34-35页 |
3.3 小结 | 第35-37页 |
4. 诗性的叙事景象:温雅之韵 | 第37-47页 |
4.1 《刺客聂隐娘》的叙事画面 | 第37-40页 |
4.1.1 景构图 | 第37-38页 |
4.1.2 光线运用 | 第38-39页 |
4.1.3 色彩策略 | 第39-40页 |
4.2 建筑叙事的视觉构成 | 第40-46页 |
4.2.1 构图比例 | 第40-42页 |
4.2.2 光影关系 | 第42-45页 |
4.2.3 色彩运用 | 第45-46页 |
4.3 小结 | 第46-47页 |
5. 诗性的叙事建构:灵动之气 | 第47-58页 |
5.1 《刺客聂隐娘》的叙事建构 | 第47-50页 |
5.1.1 叙事视角 | 第47-48页 |
5.1.2 叙事结构 | 第48页 |
5.1.3 叙事时空 | 第48-50页 |
5.2 建筑叙事的建构 | 第50-57页 |
5.2.1 空间视角 | 第50-54页 |
5.2.2 空间组织 | 第54-55页 |
5.2.3 空间序列 | 第55-57页 |
5.3 小结 | 第57-58页 |
6. 诗性的终极关怀:人性的回归 | 第58-63页 |
6.1 立足“真实” | 第59-60页 |
6.2 回归“人性” | 第60-61页 |
6.3 结语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图片索引 | 第66-68页 |
作者简历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