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永磁体失磁机理 | 第10-11页 |
1.3 永磁体失磁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4 卡尔曼滤波算法的发展 | 第15-16页 |
1.5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内容 | 第16页 |
1.6 本章小结 | 第16-17页 |
第二章 永磁同步电机永磁磁链监测原理 | 第17-31页 |
2.1 永磁同步电机类型、结构及特点 | 第17-18页 |
2.1.1 永磁同步电机的类型及结构 | 第17-18页 |
2.1.2 永磁同步电机的特点 | 第18页 |
2.2 永磁同步电机(PMSM)模型 | 第18-24页 |
2.2.1 PMSM在三相静止ABC坐标系下的模型 | 第19-20页 |
2.2.2 αβ两相静止坐标系下PMSM的模型 | 第20-22页 |
2.2.3 dq旋转坐标系下PMSM的模型建立 | 第22-24页 |
2.3 矢量控制方法 | 第24-25页 |
2.4 SVPWM技术 | 第25-29页 |
2.5 PMSM矢量控制系统 | 第29-30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基于UKF的永磁同步电机永磁磁链监测 | 第31-45页 |
3.1 非线性递归贝叶斯滤波概述 | 第31-32页 |
3.2 卡尔曼滤波基本原理 | 第32-33页 |
3.3 扩展卡尔曼滤波的原理 | 第33-36页 |
3.4 无迹卡尔曼滤波的原理 | 第36-41页 |
3.5 基于UKF的永磁同步电机永磁磁链的在线监测 | 第41-44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四章 基于UKF的永磁同步电机永磁磁链监测仿真 | 第45-67页 |
4.1 RT-LAB仿真环境 | 第45-46页 |
4.2 基于UKF的PMSM永磁磁链监测仿真 | 第46-53页 |
4.2.1 SM_PMSM模块 | 第48-52页 |
4.2.2 基于UKF算法的仿真波形及分析 | 第52-53页 |
4.3 仿真波形及分析 | 第53-66页 |
4.3.1 无失磁工况仿真监测结果 | 第53-58页 |
4.3.2 失磁情况下的仿真监测结果 | 第58-6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五章 系统设计与实验分析 | 第67-86页 |
5.1 系统硬件 | 第67-68页 |
5.2 主电路模块 | 第68-71页 |
5.2.1 整流电路 | 第68-69页 |
5.2.2 滤波电路 | 第69页 |
5.2.3 智能功率模块 | 第69-70页 |
5.2.4 直流母线电压电流采样电路 | 第70-71页 |
5.3 调理电路模块 | 第71-75页 |
5.3.1 定子相电流采样及调理电路 | 第72-73页 |
5.3.2 转速与位置信号调理电路 | 第73页 |
5.3.3 保护电路信号调理电路 | 第73-74页 |
5.3.4 D/A转换电路 | 第74-75页 |
5.4 主控电路模块 | 第75-77页 |
5.4.1 控制芯片说明 | 第75-76页 |
5.4.2 外围电路 | 第76-77页 |
5.5 系统的软件设计 | 第77-85页 |
5.5.0 DSP数据格式处理 | 第77-78页 |
5.5.1 系统的主程序 | 第78-79页 |
5.5.2 系统中断模块 | 第79-82页 |
5.5.3 子程序模块 | 第82-85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85-86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6-88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86-87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87-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4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94-95页 |
致谢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