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中文摘要 | 第6-10页 |
ABSTRACT | 第10-15页 |
缩写符号清单 | 第19-24页 |
1 绪论 | 第24-27页 |
1.1 简述乳酸对肿瘤生存和诊治的意义 | 第24-26页 |
1.2 基于质谱检测的~(13)C追踪法在代谢研究领域的应用 | 第26-27页 |
2 用~(13)C标记葡萄糖追踪细胞内乳酸的来源分布和生成途径分布 | 第27-68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28-36页 |
2.1.1 细胞系 | 第28页 |
2.1.2 主要试剂及材料 | 第28-29页 |
2.1.3 主要设备 | 第29-30页 |
2.1.4 常用溶液配制 | 第30页 |
2.1.5 实验方法 | 第30-36页 |
2.2 结果与讨论 | 第36-66页 |
2.2.1 确定细胞培养条件及乳酸生成达到平衡的时间 | 第36-41页 |
2.2.2 乳酸来源分布:葡萄糖、其他来源及混合来源 | 第41-43页 |
2.2.3 乳酸生成途径分布:糖酵解、磷酸戊糖途径及其他途径 | 第43-51页 |
2.2.4 经糖酵解生成的乳酸含量之谜 | 第51-52页 |
2.2.5 ~(13)C标记葡萄糖追踪经糖酵解生成的乳酸 | 第52-66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3 ~(13)C影响乳酸分子的质谱行为 | 第68-85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69-72页 |
3.1.1 主要试剂与材料 | 第69页 |
3.1.2 主要设备 | 第69页 |
3.1.3 常用试剂配制 | 第69-70页 |
3.1.4 实验方法 | 第70-72页 |
3.2 实验结果 | 第72-83页 |
3.2.1 ~(13)C标记影响乳酸分子的质谱行为 | 第72-77页 |
3.2.2 数据校正 | 第77-81页 |
3.2.3 理论计算结果分析 | 第81-83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83-85页 |
4 在无细胞反应体系中用~(13)C标记葡萄糖追踪乳酸 | 第85-97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85-90页 |
4.1.1 细胞系 | 第85页 |
4.1.2 主要试剂及材料 | 第85-86页 |
4.1.3 主要设备 | 第86页 |
4.1.4 主要试剂配置 | 第86-87页 |
4.1.5 实验方法 | 第87-90页 |
4.2 实验结果 | 第90-96页 |
4.2.1 [1-~(13)C]葡萄糖在糖酵解无细胞系统中生成乳酸 | 第90-91页 |
4.2.2 [3-~(13)C]葡萄糖在糖酵解无细胞系统中生成乳酸 | 第91-92页 |
4.2.3 [1,2-~(13)C_2]葡萄糖在糖酵解无细胞系统中生成乳酸 | 第92-93页 |
4.2.4 [1,2,3-~(13)C_3]葡萄糖在糖酵解无细胞系统中生成乳酸 | 第93-94页 |
4.2.5 [4-~(13)C]葡萄糖在糖酵解无细胞系统中生成乳酸 | 第94-95页 |
4.2.6 [6-~(13)C]葡萄糖在糖酵解无细胞系统中生成乳酸 | 第95-96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96-97页 |
5 ~(13)C影响葡萄糖和谷氨酰胺的质谱行为 | 第97-106页 |
5.1 材料与方法 | 第98-101页 |
5.1.1 主要试剂与材料 | 第98页 |
5.1.2 主要设备 | 第98页 |
5.1.3 试剂配制 | 第98-99页 |
5.1.4 实验方法 | 第99-101页 |
5.2 实验结果 | 第101-105页 |
5.2.1 ~(13)C影响葡萄糖和[U-~(13)C]葡萄糖的碎裂 | 第101-103页 |
5.2.2 ~(13)C影响谷氨酰胺和[U-~(13)C]谷氨酰胺的碎裂 | 第103-105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105-106页 |
论文总结 | 第106-109页 |
参考文献 | 第109-113页 |
综述 | 第113-133页 |
参考文献 | 第124-133页 |
作者简历 | 第1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