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exRay总线在ATP主机和人机界面通信中的应用研究
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引言 | 第11-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4 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第15-17页 |
2 FlexRay协议概述 | 第17-29页 |
2.1 FlexRay总线基本特性 | 第17页 |
2.2 FlexRay协议运行状态 | 第17-18页 |
2.3 FlexRay协议编码规则 | 第18-20页 |
2.4 FlexRay协议帧格式 | 第20-21页 |
2.5 FlexRay协议通信机制 | 第21-23页 |
2.6 FlexRay协议唤醒与启动 | 第23-25页 |
2.6.1 FlexRay协议唤醒机制 | 第23-24页 |
2.6.2 FlexRay协议启动机制 | 第24-25页 |
2.7 FlexRay协议时钟同步机制 | 第25-26页 |
2.8 FlexRay总线电气信号 | 第26-27页 |
2.9 FlexRay网络拓扑结构 | 第27-28页 |
2.10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3 FlexRay通信网络总体设计 | 第29-39页 |
3.1 ATP-DMI通信系统 | 第29-30页 |
3.2 FlexRay通信网络需求分析 | 第30-31页 |
3.2.1 功能及性能需求 | 第30-31页 |
3.2.2 接口需求 | 第31页 |
3.3 FlexRay通信网络协议数据库设计 | 第31-37页 |
3.3.1 FlexRay通信网络参数设计 | 第32-36页 |
3.3.2 FlexRay通信网络调度安排 | 第36-3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4 FlexRay节点设计 | 第39-59页 |
4.1 FlexRay节点硬件设计 | 第39-50页 |
4.1.1 FlexRay节点功能定义 | 第39页 |
4.1.2 FlexRay节点硬件结构 | 第39-45页 |
4.1.3 FlexRay节点电路原理图 | 第45-49页 |
4.1.4 FlexRay节点PCB板制作 | 第49-50页 |
4.2 FlexRay节点软件设计 | 第50-57页 |
4.2.1 FlexRay初始化 | 第51-54页 |
4.2.2 数据通信流程 | 第54-56页 |
4.2.3 应用层安全防护设计 | 第56-57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5 FlexRay通信网络测试与优化 | 第59-73页 |
5.1 FlexRay通信网络设计 | 第59页 |
5.2 FlexRay通信网络测试 | 第59-65页 |
5.3 FlexRay总线适用性分析 | 第65-66页 |
5.4 FlexRay通信网络优化 | 第66-72页 |
5.4.1 静态时隙长度优化 | 第67-68页 |
5.4.2 静态段调度优化 | 第68-72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73-77页 |
6.1 结论 | 第73-74页 |
6.2 展望 | 第74-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图索引 | 第81-83页 |
表索引 | 第83-85页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5-89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