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SP的微网逆变器下垂控制策略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4-24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4-15页 |
1.2 微电网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5-19页 |
1.2.1 美国微网发展现状 | 第15-16页 |
1.2.2 欧洲微网发展现状 | 第16-17页 |
1.2.3 日本微网发展现状 | 第17-18页 |
1.2.4 我国的微网发展现状 | 第18-19页 |
1.3 微网的基本概念 | 第19-20页 |
1.3.1 微网的定义与结构 | 第19-20页 |
1.3.2 微网逆变器的控制策略 | 第20页 |
1.4 微网逆变器控制策略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1.5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21-24页 |
2 微电源的电路结构及其控制方法 | 第24-36页 |
2.1 三相逆变器主电路结构和数学模型 | 第24-27页 |
2.1.1 滤波器的分类 | 第25页 |
2.1.2 滤波器的参数 | 第25-27页 |
2.1.3 功率器件的选择 | 第27页 |
2.2 微网的基本控制策略 | 第27-30页 |
2.2.1 主从控制 | 第28页 |
2.2.2 对等控制 | 第28-29页 |
2.2.3 综合控制 | 第29-30页 |
2.3 微网中的控制技术 | 第30-34页 |
2.3.1 PQ控制 | 第30-31页 |
2.3.2 U/f控制 | 第31-32页 |
2.3.3 下垂控制 | 第32-3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3 微网逆变器及其下垂控制建模分析 | 第36-54页 |
3.1 逆变器的建模 | 第36-43页 |
3.2 瞬时功率理论及计算 | 第43-44页 |
3.3 锁相环的分析与设计 | 第44-47页 |
3.4 下垂控制器的设计 | 第47-53页 |
3.4.1 下垂控制的基本原理 | 第48-49页 |
3.4.2 传统下垂控制的分析与实现 | 第49-53页 |
3.4.3 下垂参数的设置 | 第5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4 改进下垂控制的仿真与分析 | 第54-72页 |
4.1 传统下垂控制存在的问题 | 第54-55页 |
4.1.1 无功功率分配不均的问题 | 第54-55页 |
4.1.2 频率偏移问题 | 第55页 |
4.2 双闭环控制 | 第55-59页 |
4.3 虚拟阻抗控制的实现方法 | 第59-61页 |
4.4 频率自恢复控制的实现方法 | 第61-63页 |
4.5 微网孤岛运行的仿真与分析 | 第63-71页 |
4.5.1 单台逆变器的孤岛运行仿真与分析 | 第63-66页 |
4.5.2 两台并联逆变器的运行仿真与分析 | 第66-71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5 微网逆变器的系统硬件和软件设计 | 第72-84页 |
5.1 整体设计 | 第72-73页 |
5.2 硬件设计 | 第73-79页 |
5.2.1 主电路设计 | 第73-74页 |
5.2.2 驱动电路的设计 | 第74-75页 |
5.2.3 采样电路的设计 | 第75-78页 |
5.2.4 保护电路的设计 | 第78-79页 |
5.3 软件设计 | 第79-8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2-84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84-86页 |
6.1 本文结论 | 第84页 |
6.2 后续展望 | 第84-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0页 |
致谢 | 第90-92页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