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6页 |
1.1.1 传染病研究的重要性 | 第11-13页 |
1.1.2 人类接触模式对传染病研究的影响 | 第13-16页 |
1.2 论文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3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7-19页 |
第2章 研究现状概述 | 第19-45页 |
2.1 人类接触模型 | 第19-30页 |
2.2 传染病传播模型 | 第30-37页 |
2.3 人类接触推断方法 | 第37-43页 |
2.4 研究现状总结 | 第43-4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3章 大规模人口的异质混合接触模式建模与推断 | 第45-69页 |
3.1 引言 | 第45-46页 |
3.2 相关工作 | 第46-47页 |
3.3 模型与方法 | 第47-58页 |
3.3.1 年龄组异质接触传染病传播模型 | 第47-48页 |
3.3.2 年龄组异质接触频率矩阵的推断方法 | 第48-58页 |
3.4 实验与结果分析 | 第58-68页 |
3.4.1 接触频率矩阵相似性对比 | 第58-61页 |
3.4.2 接触频率矩阵性能验证 | 第61-64页 |
3.4.3 传染病发病率灵敏性测试 | 第64-6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4章 大规模人口的异质混合动态接触模式建模与推断 | 第69-81页 |
4.1 引言 | 第69-71页 |
4.2 相关工作 | 第71-72页 |
4.3 模型与方法 | 第72-75页 |
4.3.1 动态异质混合接触传染病传播模型 | 第72-73页 |
4.3.2 动态异质混合接触模式的推断方法 | 第73-75页 |
4.4 实验与结果分析 | 第75-79页 |
4.4.1 仿真实验 | 第76-77页 |
4.4.2 验证实验 | 第77-7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9-81页 |
第5章 面向动态接触的传染病早期监控策略优化 | 第81-103页 |
5.1 引言 | 第81-84页 |
5.2 相关研究 | 第84-86页 |
5.3 数据与方法 | 第86-93页 |
5.3.1 动态接触网络分析 | 第86-90页 |
5.3.2 动态接触网络的早期监控策略 | 第90-92页 |
5.3.3 动态接触网络传染病传播模型 | 第92-93页 |
5.4 实验与结果分析 | 第93-100页 |
5.4.1 评价指标 | 第93-94页 |
5.4.2 早期监控策略评估 | 第94-97页 |
5.4.3 接触时序相关性评估 | 第97-98页 |
5.4.4 传染病传播参数评估 | 第98-100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00-103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03-105页 |
6.1 总结 | 第103-104页 |
6.2 未来研究展望 | 第104-105页 |
参考文献 | 第105-117页 |
作者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17-119页 |
致谢 | 第119-12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