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交通运输经济论文--旅游经济论文--中国旅游事业论文--地方旅游事业论文

肥城市乡村旅游业发展问题研究

中文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1 绪论第10-19页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第11-15页
        1.2.1 乡村旅游发展影响因素研究第11-12页
        1.2.2 乡村旅游发展类型的研究第12-14页
        1.2.3 关于地区乡村旅游业发展的研究第14-15页
    1.3 论文研究的目标与内容第15-16页
        1.3.1 论文研究的目标第15页
        1.3.2 论文的研究内容第15-16页
    1.4 论文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6-18页
        1.4.1 论文研究的方法第16-17页
        1.4.2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第17-18页
    1.5 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第18-19页
        1.5.1 论文创新点第18页
        1.5.2 论文不足之处第18-19页
2 乡村旅游概念与本地乡村旅游优势与环境第19-28页
    2.1 乡村旅游的内涵、特点与作用第19-22页
        2.1.1 乡村旅游的内涵第19-20页
        2.1.2 乡村旅游的特点第20-21页
        2.1.3 乡村旅游的作用第21-22页
    2.2 肥城市发展乡村旅游的旅游资源第22-26页
        2.2.1 肥城市概况第22-23页
        2.2.2 肥城市乡村旅游的自然资源第23-26页
    2.3 肥城市乡村旅游发展的外部优势第26-28页
        2.3.1 四周交通便利第26页
        2.3.2 智能化农业的普及第26-27页
        2.3.3 游客收入的增加第27-28页
3 肥城市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与农户参与度分析第28-41页
    3.1 肥城市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第28-30页
        3.1.1 初具规模的旅游设施第28-29页
        3.1.2 一定规模的特色旅游资源第29-30页
    3.2 肥城市乡村旅游中农户参与度分析第30-33页
        3.2.1 肥城市乡村旅游中农户资本要素参与度第30页
        3.2.2 肥城市乡村旅游中农户土地要素参与度第30-32页
        3.2.3 肥城市乡村旅游中农户劳动力要素参与度第32-33页
    3.3.乡村旅游中农户参与度的影响因素指标构建第33-35页
        3.3.1 研究方法选取第33-34页
        3.3.2 数据来源第34页
        3.3.3 指标构建原则第34-35页
    3.4 乡村旅游中农户参与度影响因素分析第35-41页
        3.4.1 目标层与要素指标层对应分析第35-37页
        3.4.2 要素指标层与指标层对应分析第37-38页
        3.4.3 散点图分析第38-41页
4 肥城市乡村旅游发展的问题与原因调查分析第41-51页
    4.1 数据来源和调查样本情况第41-46页
        4.1.1 数据来源第41页
        4.1.2 样本基本情况描述第41-45页
        4.1.3 样本效度分析第45-46页
    4.2 采样样本数据分析第46-47页
    4.3 肥城市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第47-48页
        4.3.1 产品链单一、服务无新型化第47页
        4.3.2 各景点间联系性弱第47页
        4.3.3 文化内涵相对较弱第47-48页
        4.3.4 受时节限制第48页
    4.4 肥城市乡村旅游发展问题的原因分析第48-51页
        4.4.1 管理不到位,服务水平不高第48-49页
        4.4.2 政策法规不到位,管理机构不健全第49页
        4.4.3 文化内涵较低,产品吸引力不足第49-50页
        4.4.4 基础投资不到位,设施配套不健全第50-51页
5 促进肥城市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建议第51-56页
    5.1 针对农户参与度建议第51-52页
        5.1.1 针对资本要素参与的建议第51页
        5.1.2 针对土地参与度的建议第51-52页
        5.1.3 针对劳动力要素的建议第52页
    5.2 构建和谐旅游环境第52-53页
        5.2.1 社会人文环境构建第52-53页
        5.2.2 自然生态环境开发与保护并行第53页
    5.3 构建完善的旅游支持保障系统第53-56页
        5.3.1 旅游发展的组织保障第53-54页
        5.3.2 旅游发展的法制保障第54页
        5.3.3 旅游发展的资金保障第54页
        5.3.4 旅游发展的经营机制及人才保障第54-56页
6 研究结论与展望第56-58页
    6.1 研究结论第56-57页
    6.2 研究展望第57-58页
附件:调查问卷第58-62页
参考文献第62-66页
致谢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徐家楼街道农业产业链发展研究
下一篇:山东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