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1 引言 | 第11-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2 国内研究的现状 | 第13-15页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1.4.1 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6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6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17-18页 |
1.6.1 创新点 | 第17页 |
1.6.2 不足之处 | 第17-18页 |
2 相关概念与基础理论 | 第18-27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18-21页 |
2.1.1 产业链 | 第18页 |
2.1.2 产业链延伸 | 第18页 |
2.1.3 农业产业链 | 第18-20页 |
2.1.4 贸工农一体化 | 第20-21页 |
2.2 基础理论 | 第21-27页 |
2.2.1 产业链的相关理论 | 第21-23页 |
2.2.2 农业产业链的相关理论 | 第23-25页 |
2.2.3“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相关理论 | 第25-27页 |
3 徐家楼街道农业产业链发展现状 | 第27-34页 |
3.1 基本情况 | 第27页 |
3.2 农业生产情况 | 第27-30页 |
3.2.1 种植业生产情况 | 第27-29页 |
3.2.2 畜牧业生产情况 | 第29页 |
3.2.3 设施农业生产情况 | 第29页 |
3.2.4 涉农企业情况 | 第29-30页 |
3.3 徐家楼街道产业链发展特点 | 第30-34页 |
3.3.1 农产品链种类丰富多样 | 第30页 |
3.3.2 商贸物流业不断发展 | 第30-31页 |
3.3.3 龙头企业不断壮大 | 第31-33页 |
3.3.4 农业产业链运行的环境条件逐步加强 | 第33-34页 |
4 徐家楼街道农业产业链发展的SWOT分析 | 第34-41页 |
4.1 徐家楼街道农业产业链发展的优势 | 第34-36页 |
4.1.1 资源丰富 | 第34页 |
4.1.2 交通便利 | 第34页 |
4.1.3 电子信息化发展迅速 | 第34-35页 |
4.1.4 龙头企业强大的带动效应 | 第35-36页 |
4.2 徐家楼街道农业产业链发展的劣势 | 第36-37页 |
4.2.1 农业用地逐年较少 | 第36页 |
4.2.2 农业产业链较短且各环节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 | 第36页 |
4.2.3 农业信息化和农业科技创新水平较低 | 第36-37页 |
4.3 徐家楼街道农业产业链发展的机遇 | 第37-38页 |
4.3.1 政策扶持优势 | 第37页 |
4.3.2 农贸市场加速了农贸产品的流通 | 第37-38页 |
4.3.3 特色农业有效延伸了农业旅游链条 | 第38页 |
4.4 徐家楼街道农业产业链发展的挑战 | 第38-39页 |
4.4.1 农业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 第38-39页 |
4.4.2 融资较为困难 | 第39页 |
4.4.3 基础设施比较薄弱 | 第39页 |
4.4.4 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带来巨大挑战 | 第39页 |
4.5 徐家楼街道农业产业链发展的SWOT分析结果 | 第39-41页 |
5 徐家楼街道农业产业链的优化措施 | 第41-50页 |
5.1 优化产业结构,延伸农业产业链条 | 第41页 |
5.2 扶持农业龙头产业,延伸农业服务链条 | 第41-44页 |
5.2.1 强化政府服务职能 | 第41-42页 |
5.2.2 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 | 第42-43页 |
5.2.3 突出特色生态农业,注重旅游产品的研发和销售 | 第43-44页 |
5.3 加快技术创新,推动产业链经济的发展 | 第44-45页 |
5.4 因地制宜,构建特色产业链模式 | 第45-48页 |
5.4.1 合理利用土地,提高农产品种植产出率 | 第45-46页 |
5.4.2 提高农产品加工、包装、保存质量 | 第46-47页 |
5.4.3 发挥农贸市场的交易作用,提高销售率 | 第47-48页 |
5.5 千方百计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 | 第48页 |
5.6 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融资途径 | 第48-50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0-52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50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