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和钌红对桃果实线粒体MPTP和mtDNA拷贝数的影响
符号说明 | 第4-9页 |
中文摘要 | 第9-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1 引言 | 第13-26页 |
1.1 线粒体与细胞凋亡 | 第13-15页 |
1.1.1 线粒体 | 第13-14页 |
1.1.2 细胞凋亡 | 第14页 |
1.1.3 线粒体与细胞凋亡的关系 | 第14-15页 |
1.2 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 | 第15-18页 |
1.2.1 MPTP的结构 | 第15-16页 |
1.2.2 MPTP的功能 | 第16-17页 |
1.2.3 MPTP开放的影响 | 第17-18页 |
1.3 线粒体DNA | 第18-19页 |
1.3.1 线粒体DNA结构特点 | 第18-19页 |
1.3.2 mtDNA变化的影响 | 第19页 |
1.4 一氧化氮与植物线粒体的生理功能 | 第19-23页 |
1.4.1 一氧化氮 | 第19-21页 |
1.4.2 线粒体与细胞生理功能 | 第21-23页 |
1.4.3 NO调控线粒体功能 | 第23页 |
1.5 钌红和钙离子转运通道 | 第23-25页 |
1.6 本实验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5-26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6-41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6-28页 |
2.1.1 实验仪器 | 第26-27页 |
2.1.2 实验主要试剂 | 第27页 |
2.1.3 实验材料及处理 | 第27页 |
2.1.4 实验生物试剂盒和菌种 | 第27-28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8-41页 |
2.2.1 mtDNA拷贝数引物测定 | 第28-34页 |
2.2.2 mtDNA拷贝数的测定 | 第34-35页 |
2.2.3 细胞中mtDNA检测 | 第35-36页 |
2.2.4 NO处理对桃果实线粒体MPTP的影响 | 第36-41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1-59页 |
3.1 特异性引物分析 | 第41-45页 |
3.1.1 提取桃果实DNA | 第41-42页 |
3.1.2 桃果实DNA验证 | 第42-43页 |
3.1.3 引物验证 | 第43-44页 |
3.1.4 引物温度梯度PCR | 第44页 |
3.1.5 菌液PCR验证 | 第44-45页 |
3.2 NAD1基因分析 | 第45-46页 |
3.2.1 NAD1基因测序 | 第45-46页 |
3.2.2 NAD1基因序列比对分析 | 第46页 |
3.3 mtDNA拷贝数 | 第46-51页 |
3.3.1 mtDNA拷贝数的标准曲线 | 第46-49页 |
3.3.2 不同处理对mtDNA拷贝数的影响 | 第49-51页 |
3.4 细胞中mtDNA的检测 | 第51-52页 |
3.5 不同处理对MPTP功能的影响 | 第52-59页 |
3.5.1 线粒体中ROS含量的测定 | 第52-53页 |
3.5.2 线粒体中CAT活性的检测 | 第53页 |
3.5.3 线粒体中SOD活性的检测 | 第53-54页 |
3.5.4 线粒体中POD活性的检测 | 第54-55页 |
3.5.5 线粒体膜电势的测定 | 第55-56页 |
3.5.6 线粒体呼吸的测定 | 第56-57页 |
3.5.7 线粒体膜通透性的测定 | 第57-59页 |
4 讨论 | 第59-62页 |
4.1 不同处理对mtDNA拷贝数的影响 | 第59-60页 |
4.2 不同处理对桃果实MPTP功能的影响 | 第60-62页 |
5 结论 | 第62-63页 |
创新之处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