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水路运输论文--船舶工程论文--船舶电气设备、观通设备论文--船用强电设备论文

基于热管换热的船舶余热温差发电数值模拟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9-15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1.2 温差发电技术国内外研究及应用现状第10-14页
        1.2.1 温差发电技术的国际研究进展第10-12页
        1.2.2 国内研究及应用综述第12-13页
        1.2.3 研究进展分析与总结第13-14页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4-15页
第2章 温差发电基本原理及热管基本理论概述第15-26页
    2.1 温差发电的基本效应第15-17页
        2.1.1 塞贝克效应第15-16页
        2.1.2 帕尔贴效应第16页
        2.1.3 汤姆逊效应第16-17页
        2.1.4 热电效应之间的关系第17页
    2.2 热管基本原理第17-20页
        2.2.1 热管的基本特性第17-18页
        2.2.2 热管的分类及应用第18-19页
        2.2.3 重力热管的工作原理第19-20页
    2.3 重力热管的传热极限第20-22页
        2.3.1 携带传热极限第21页
        2.3.2 沸腾传热极限第21-22页
        2.3.3 干涸极限第22页
    2.4 温差发电的性能参数第22-25页
        2.4.1 热电材料的优值系数第22-23页
        2.4.2 温差发电装置的发电效率第23-24页
        2.4.3 温差发电装置的输出功率第24-25页
    2.5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3章 采用热管的温差发电实验装置的数值模拟与实验验证第26-46页
    3.1 CFD数值模拟理论基础第26-28页
        3.1.1 CFD软件介绍第26-27页
        3.1.2 基本控制方程第27-28页
        3.1.3 湍流模型选择第28页
    3.2 计算模型的建立与前处理第28-32页
        3.2.1 三维模型第28-30页
        3.2.2 网格划分第30-31页
        3.2.3 边界条件设定第31-32页
    3.3 压力场分析第32-34页
    3.4 温度场分析第34-40页
        3.4.1 温差发电装置整体温度场分析第34-38页
        3.4.2 温差发电片热端温度场分析第38-39页
        3.4.3 温差发电片冷端温度场分析第39-40页
    3.5 温差发电的实验研究第40-45页
        3.5.1 实验装置介绍第40-42页
        3.5.2 实验结果分析第42-44页
        3.5.3 发电性能分析第44-45页
    3.6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4章 实船工况余热温差发电的数值模拟第46-53页
    4.1 模型建立与前处理第46-48页
        4.1.1 三维模型第46-47页
        4.1.2 网格划分与网格质量第47页
        4.1.3 边界条件设定第47-48页
    4.2 模拟结果分析第48-51页
        4.2.1 压力场分析第48-49页
        4.2.2 烟气温度场分析第49-50页
        4.2.3 温差发电片热端温度场分析第50-51页
        4.2.4 温差发电片冷端温度场分析第51页
    4.3 温差发电装置发电性能分析第51-52页
    4.4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53-54页
    5.1 结论第53页
    5.2 展望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8页
致谢第58-59页
作者简介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LTE/LTE-A面向MTC的信令优化关键技术研究
下一篇:500kHz软开关SiC单相逆变器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