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航空、航天论文--航天(宇宙航行)论文--推进系统(发动机、推进器)论文--固体推进剂火箭发动机论文

基于装药结构强度分析的药形优化设计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4-26页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第14-15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25页
        1.2.1 参数化建模方法概述第15-18页
        1.2.2 固体火箭发动机装药结构完整性数值仿真研究进展第18-21页
        1.2.3 结构优化研究进展第21-24页
        1.2.4 固体火箭发动机冷气增压实验、仿真研究进展第24-25页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5-26页
2 固体火箭发动机三维参数化建模第26-43页
    2.1 固体火箭发动机装药参数化建模方法第26-30页
        2.1.1 发动机装药通用建模方法第27-28页
        2.1.2 选择装药参数方法第28-30页
    2.2 基于Python语言的ABAQUS固体火箭发动机参数化建模第30-35页
        2.2.1 ABAQUS软件及其二次开发第30-31页
        2.2.2 内核程序——Python语言介绍第31页
        2.2.3 参数化方法在ABAQUS中应用第31-35页
    2.3 星孔发动机药形参数化建模及仿真分析第35-41页
        2.3.1 星孔装药发动机初始设计结构分析第35-36页
        2.3.2 压力载荷作用下的装药结构力学特性分析第36-39页
        2.3.3 温度载荷作用下装药力学特性分析第39-41页
    2.4 本章小结第41-43页
3 药柱几何灵敏度分析第43-55页
    3.1 药柱几何参数灵敏度分析方法第43-44页
    3.2 三维星孔药柱几何参数灵敏度分析第44-48页
        3.2.1 内压载荷作用下的灵敏度分析第45-46页
        3.2.2 固化降温载荷作用下的灵敏度分析第46-47页
        3.2.3 通气参量的灵敏度分析第47-48页
    3.3 三维车轮形装药几何参数灵敏度分析第48-51页
        3.3.1 内压载荷作用下的灵敏度分析第49-50页
        3.3.2 固化降温载荷作用下的灵敏度分析第50页
        3.3.3 通气参量的灵敏度分析第50-51页
    3.4 三维翼柱药几何参数灵敏度分析第51-53页
        3.4.1 压力载荷作用下的灵敏度分析第52-53页
        3.4.2 通气参量的灵敏度分析第53页
    3.5 本章小结第53-55页
4 基于参数化建模的药形优化设计第55-68页
    4.1 固体火箭发动机药形优化设计原则第55-56页
    4.2 药形优化设计方法第56-62页
        4.2.1 结构优化设计方法简介第56-57页
        4.2.2 基于ABAQUS软件的单变量参数优化方法第57-59页
        4.2.3 基于遗传算法的药形结构优化方法第59-62页
    4.3 基于三维参数化建模的药形优化设计第62-67页
        4.3.1 星孔药柱形状优化第62-64页
        4.3.2 车轮形药柱形状优化第64-66页
        4.3.3 翼柱形药柱形状优化第66-67页
    4.4 本章小结第67-68页
5 固体火箭发动机参数化建模实验验证研究第68-89页
    5.1 固体火箭发动机冷气增压实验原理及过程第68-76页
        5.1.1 冷气增压实验原理第68-69页
        5.1.2 冷气增压实验系统结构第69-72页
        5.1.3 实验方法和步骤第72-73页
        5.1.4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73-76页
    5.2 固体火箭发动机冷气增压流场仿真第76-82页
        5.2.1 冷气增压数值模拟理论基础第76-77页
        5.2.2 物理模型和网格划分第77页
        5.2.3 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第77-78页
        5.2.4 计算结果分析第78-82页
    5.3 非均布内压载荷作用下装药结构完整性数值仿真及分析第82-87页
        5.3.1 发动机载荷模型第82-83页
        5.3.2 装药结构完整性数值仿真模型第83-84页
        5.3.3 装药结构完整性数值计算结果分析第84-87页
    5.4 本章小结第87-89页
6 全文总结第89-91页
    6.1 研究工作总结第89-90页
    6.2 展望第90-91页
致谢第91-92页
参考文献第92-98页
附录第98页

论文共9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ARM的燃气舵舵机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分析
下一篇:基于边棱音的微型风能采集器的设计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