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缩略语 | 第12-13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23页 |
1 研究背景 | 第13-15页 |
1.1 西藏畜牧业发展现状 | 第13页 |
1.2 西藏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 | 第13-14页 |
1.3 农作物秸秆的青贮利用 | 第14-15页 |
2 乳酸菌概述 | 第15-18页 |
2.1 乳酸菌的分类 | 第15-16页 |
2.2 乳酸菌的鉴定方法 | 第16-17页 |
2.3 乳酸菌的筛选 | 第17-18页 |
3 乳酸菌在青贮饲料中的应用 | 第18-20页 |
4 青藏高原乳酸菌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 第20-21页 |
5 研究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第21-23页 |
5.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1页 |
5.2 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第二章 西藏主要农作物秸秆青贮发酵品质的研究 | 第23-33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3-25页 |
1.1 试验材料 | 第23页 |
1.2 试验设计 | 第23-24页 |
1.3 试验方法 | 第24-25页 |
1.4 数据处理 | 第25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5-30页 |
2.1 西藏主要农作物秸秆化学与微生物成分分析 | 第25-26页 |
2.2 西藏燕麦秸秆青贮发酵品质分析 | 第26-27页 |
2.3 西藏玉米秸秆青贮发酵品质分析 | 第27-28页 |
2.4 西藏青稞秸秆青贮发酵品质分析 | 第28-29页 |
2.5 西藏小麦秸秆青贮发酵品质分析 | 第29-30页 |
3 讨论 | 第30-32页 |
4 结论 | 第32-33页 |
第三章 西藏主要农作物秸秆青贮饲料中耐低温乳酸菌的理化特性及筛选鉴定 | 第33-49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3-36页 |
1.1 试验材料 | 第33页 |
1.2 培养基和主要试剂 | 第33-34页 |
1.3 试验方法 | 第34-36页 |
1.4 数据统计分析 | 第36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6-45页 |
2.1 青贮饲料中耐低温乳酸菌的筛选 | 第36-37页 |
2.2 耐低温乳酸菌的生理生化特性分析 | 第37-40页 |
2.3 耐低温乳酸菌菌株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 | 第40-42页 |
2.4 耐低温乳酸菌的产酸、生长特性分析 | 第42-45页 |
3 讨论 | 第45-47页 |
4 结论 | 第47-49页 |
第四章 耐低温乳酸菌对不同青贮温度下意大利黑麦草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 | 第49-5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9-50页 |
1.1 试验材料 | 第49页 |
1.2 试验乳酸菌菌种 | 第49页 |
1.3 试验设计 | 第49-50页 |
1.4 试验方法 | 第50页 |
1.5 数据处理 | 第50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0-54页 |
2.1 意大利黑麦草化学与微生物成分分析 | 第50-51页 |
2.2 添加乳酸菌对不同青贮温度下意大利黑麦草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 | 第51-54页 |
3 讨论 | 第54-56页 |
4 结论 | 第56-57页 |
第五章 耐低温乳酸菌对西藏苇状羊茅和燕麦秸秆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 | 第57-65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7-58页 |
1.1 试验材料 | 第57页 |
1.2 试验乳酸菌菌种 | 第57页 |
1.3 试验设计 | 第57页 |
1.4 试验方法 | 第57-58页 |
1.5 数据处理 | 第58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8-62页 |
2.1 苇状羊茅和燕麦秸秆的化学与微生物成分 | 第58-59页 |
2.2 耐低温乳酸菌对苇状羊茅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 | 第59-60页 |
2.3 耐低温乳酸菌对燕麦秸秆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 | 第60-62页 |
3 讨论 | 第62-64页 |
4 结论 | 第64-65页 |
第六章 全文结论 | 第65-67页 |
1 本文结论 | 第65页 |
2 创新点 | 第65-66页 |
3 尚待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3页 |
致谢 | 第73-7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