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8页 |
1. GABA的合成与代谢 | 第12-13页 |
2. GABA受体的类型与结构 | 第13-14页 |
3. 分布与功能 | 第14-15页 |
4. 分子生物学研究 | 第15-19页 |
4.1 基因克隆、可变剪接和RNA编辑 | 第16-18页 |
4.2 抗药性研究 | 第18-19页 |
4.3 昆虫GABA受体亚基的体外真核表达 | 第19页 |
5. 药理学研究 | 第19-22页 |
6. 本研究的立题依据与目的意义 | 第22-23页 |
附表 | 第23-28页 |
第二章 灰飞虱离子型GABA受体的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 | 第28-54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8-36页 |
1.1 供试昆虫 | 第28-29页 |
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29页 |
1.3 试验方法 | 第29-36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6-51页 |
2.1 氟虫腈对敏感和抗性品系灰飞虱的毒力测定 | 第36-37页 |
2.2 灰飞虱Lsgrd和Lslcch3基因片段的克隆 | 第37页 |
2.3 灰飞虱Lsgrd和Lslcch3基因5'-RACE和3'-RACE片段的克隆 | 第37-38页 |
2.4 灰飞虱Lsgrd和Lslcch3基因ORF的克隆 | 第38-39页 |
2.5 Lsrdl基因ORF的克隆及抗性品系灰飞虱A2'N突变位点的发现 | 第39页 |
2.6 灰飞虱Lsrdl基因的剪接体的发现及频率 | 第39-40页 |
2.7 灰飞虱RDL,GRD和LCCH3亚基氨基酸序列一致性和相似性分析 | 第40-42页 |
2.8 灰飞虱RDL,GRD和LCCH3亚基氨基酸序列亲缘性分析 | 第42-44页 |
2.9 灰飞虱与其他昆虫的RDL,GRD和LCCH3亚基氨基酸序列比对 | 第44-50页 |
2.10 灰飞虱RDL,GRD和LCCH3亚基氨基酸序列物理化学性质分析 | 第50-51页 |
3. 讨论 | 第51-54页 |
第三章 灰飞虱离子型GABA受体基因的表达模式 | 第54-62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4-57页 |
1.1 供试昆虫 | 第54页 |
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 第54-55页 |
1.3 试验方法 | 第55-57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7-59页 |
2.1 PCR产物溶解曲线分析 | 第57-58页 |
2.2 氟虫腈抗性/敏感品系灰飞虱个体的GABA受体基因相对表达量 | 第58页 |
2.3 GABA受体基因在灰飞虱不同发育阶段的相对表达量 | 第58-59页 |
2.4 GABA受体基因在灰飞虱不同组织的相对表达量 | 第59页 |
3. 讨论 | 第59-62页 |
第四章 灰飞虱对氟虫腈靶标抗性的分子检测技术 | 第62-68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62-64页 |
1.1 供试灰飞虱及饲养方法 | 第62页 |
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 第62-63页 |
1.3 等位基因特异性引物的设计 | 第63页 |
1.4 单头灰飞虱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63-64页 |
1.5 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扩增及电泳检测 | 第64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64-66页 |
2.1 AS-PCR检测突变方法的确立及测序验证 | 第64-66页 |
2.2 AS-PCR对部分种群的检测 | 第66页 |
3. 讨论 | 第66-68页 |
第五章 灰飞虱离子型GABA受体RDL亚基的功能研究 | 第68-78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68-72页 |
1.1 供试昆虫 | 第68页 |
1.2 主要试剂 | 第68-69页 |
1.3 试验方法 | 第69-72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72-75页 |
2.1 模板DNA的合成 | 第72-73页 |
2.2 dsRNA的合成与纯化 | 第73页 |
2.3 dsRNA的干扰效率 | 第73-74页 |
2.4 dsRNA的注射与死亡率的关系 | 第74页 |
2.5 Lsrdl基因沉默后对氟虫腈的敏感性测定 | 第74-75页 |
3. 讨论 | 第75-78页 |
全文总结 | 第78-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90页 |
附录 | 第90-92页 |
致谢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