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30页 |
1 二化螟的发生及为害 | 第12-13页 |
2 我国二化螟的化学防治及抗药性研究进展 | 第13-19页 |
2.1 二化螟的化学防治及抗药性发展 | 第13-15页 |
2.2 二化螟的抗性机制 | 第15-17页 |
2.3 二化螟的抗药性治理 | 第17-19页 |
3 双酰胺类杀虫剂的研究进展 | 第19-27页 |
3.1 鱼尼丁受体的结构 | 第19-21页 |
3.2 鱼尼丁受体的功能 | 第21页 |
3.3 昆虫的鱼尼丁受体 | 第21-23页 |
3.4 双酰胺类杀虫剂简介 | 第23-25页 |
3.5 双酰胺类杀虫剂抗药性研究 | 第25-27页 |
4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7-30页 |
第二章 水稻二化螟对五种常规药剂的抗药性监测 | 第30-42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0-33页 |
1.1 供试昆虫 | 第30-32页 |
1.2 供试药剂 | 第32页 |
1.3 生物测定方法 | 第32-33页 |
1.4 统计分析 | 第33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3-40页 |
2.1 二化螟不同种群对阿维菌素的抗药性 | 第33-34页 |
2.2 二化螟不同种群对甲维盐的抗药性 | 第34-36页 |
2.3 二化螟不同种群对毒死蜱的抗药性 | 第36-37页 |
2.4 二化螟不同种群对三唑磷的抗药性 | 第37-38页 |
2.5 二化螟不同种群对杀虫单的抗药性 | 第38-40页 |
3 讨论 | 第40-42页 |
第三章 水稻二化螟对两种双酰胺类药剂的抗药性监测 | 第42-54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2-46页 |
1.1 供试昆虫 | 第42-45页 |
1.2 供试药剂 | 第45页 |
1.3 生物测定方法 | 第45页 |
1.4 统计分析 | 第45-46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6-52页 |
2.1 二化螟不同种群对氯虫苯甲酰胺的抗药性 | 第46-48页 |
2.2 二化螟不同种群对氟苯虫酰胺的抗药性 | 第48-51页 |
2.3 二化螟不同种群对两种双酰胺类杀虫剂与五种常规药剂敏感性之间的相关性 | 第51-52页 |
3 讨论 | 第52-54页 |
第四章 水稻二化螟不同地理种群解毒代谢酶的活性 | 第54-62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4-56页 |
1.1 供试昆虫 | 第54页 |
1.2 主要试剂 | 第54页 |
1.3 酶活测定方法 | 第54-56页 |
1.4 统计分析 | 第56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6-59页 |
2.1 不同地区二化螟的三种解毒代谢酶的活性 | 第56-57页 |
2.2 不同地区二化螟对两种双酰胺类药剂的抗性与代谢酶活性的相关性 | 第57-59页 |
3 讨论 | 第59-62页 |
第五章 二化螟对双酰胺类药剂抗性的分子机制初探 | 第62-7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62-67页 |
1.1 供试昆虫 | 第62页 |
1.2 主要试剂 | 第62页 |
1.3 试剂配制 | 第62-63页 |
1.4 主要仪器 | 第63页 |
1.5 引物设计 | 第63页 |
1.6 总RNA提取及cDNA的合成 | 第63-64页 |
1.7 PCR扩增 | 第64-65页 |
1.8 PCR产物的回收、连接、转化及测序 | 第65-66页 |
1.9 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66-67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67-68页 |
2.1 YY14种群鱼尼丁受体G4910E位点的突变 | 第67页 |
2.2 抗性和敏感种群中G4910E位点的突变频率 | 第67-68页 |
3 讨论 | 第68-70页 |
全文总结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82页 |
附录 | 第82-84页 |
致谢 | 第84-8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