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农业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水产业论文

池塘养殖废水净化及池塘底泥的氮素迁移、转化研究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2页
    1.1 池塘养殖污染的来源及其危害第12-14页
        1.1.1 池塘养殖污染来源第12页
        1.1.2 池塘养殖产生的影响第12-13页
        1.1.4 池塘养殖废水的处理技术与方法第13-14页
    1.2 水生植物原位修复及其在池塘养殖水体中的研究应用第14-15页
        1.2.1 水生植物原位修复的概述第14页
        1.2.2 水生植物在原位修复中的作用机理第14页
        1.2.3 水生植物在池塘养殖水体原位修复中的应用研究第14-15页
    1.3 池塘底泥间隙水与上覆水之间氮的迁移、转化与释放第15-18页
        1.3.1 水体和底泥沉积物中N的形态第15-16页
        1.3.2 池塘养殖环境中N的转化和迁移第16页
        1.3.3 影响池塘底泥沉积物中N释放的因素第16-17页
        1.3.4 稳定同位素15N在水环境中的研究应用第17-18页
    1.4 课题的选题背景、研究内容、目的与意义第18-22页
        1.4.1 研究背景第18-19页
        1.4.2 研究内容第19页
        1.4.3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9-20页
        1.4.4 技术路线第20-22页
第二章 水生植物对养殖水体原位修复及强化净化效果的研究第22-34页
    2.1 前言第22页
    2.2 材料与方法第22-23页
        2.2.1 试验材料第22页
        2.2.2 试验方法第22-23页
        2.2.3 数据分析第23页
    2.3 结果与分析第23-31页
        2.3.1 水体pH值的变化第23-25页
        2.3.2 水体悬浮物浓度的变化第25-26页
        2.3.3 水体化学需氧量的变化第26-27页
        2.3.4 水体氨氮浓度的变化第27-29页
        2.3.5 水体总氮浓度的变化第29-30页
        2.3.6 水体总磷浓度的变化第30-31页
    2.4 讨论第31-32页
    2.5 本章小结第32-34页
第三章 池塘底泥营养迁移、转化及其影响因子研究第34-48页
    3.1 前言第34页
    3.2 材料与方法第34-36页
        3.2.1 试验材料第34页
        3.2.2 试验方法第34-36页
        3.2.3 数据分析第36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36-45页
        3.3.1 Eh(氧化还原电位)与间隙水的Fe~(2+)浓度变化及相关性分析第36-37页
        3.3.2 间隙水和上覆水的NO_3~--N浓度变化及相关性分析第37-39页
        3.3.3 间隙水和上覆水的NH_4~+-N浓度变化及相关性分析第39-41页
        3.3.4 间隙水和上覆水的TN浓度变化及相关性分析第41-43页
        3.3.5 间隙水和上覆水的TP浓度变化及相关性分析第43-45页
    3.4 讨论第45-47页
    3.5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四章 基于~(15)N示踪技术的底泥N的环境归趋第48-54页
    4.1 前言第48页
    4.2 材料与方法第48-49页
        4.2.1 试验材料第48页
        4.2.2 试验方法第48-49页
        4.2.3 计算公式第49页
        4.2.4 数据分析第49页
    4.3 结果与分析第49-51页
        4.3.1 植物对~(15)N的吸收利用率第50页
        4.3.2 底泥的全氮含量变化及其对~(15)N的滞留率第50页
        4.3.3 水体中~(15)N的存留比例第50-51页
    4.4 讨论第51-52页
    4.5 本章小结第52-54页
第五章 研究展望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64页
致谢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Fenton氧化法处理丽春红2R废水及其动力学研究
下一篇:滩涂高能农作物秸秆固体成型燃料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