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中国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工作论文

永州市新农村法治建设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绪论第8-15页
    1.1 研究背景第8-9页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第9-10页
        1.2.1 研究目的第9-10页
        1.2.2 研究意义第10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3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10-11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3页
        1.3.3 研究述评第13页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13-14页
        1.4.1 研究思路第13页
        1.4.2 研究方法第13-14页
    1.5 创新点及不足之处第14-15页
        1.5.1 创新之处第14页
        1.5.2 本文的不足第14-15页
第2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及相关概念界定第15-20页
    2.1 研究的理论基础第15-16页
        2.1.1 现代治理理论第15页
        2.1.2 现代法治理论第15-16页
        2.1.3 新农村建设理论第16页
    2.2 相关概念界定第16-17页
        2.2.1 法治与法制的界定第16页
        2.2.2 新农村法治建设第16-17页
    2.3 新农村法治建设的意义第17-20页
第3章 永州市新农村法治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20-28页
    3.1 永州市新农村发展概况第20-21页
    3.2 永州市新农村法治的现况第21-23页
        3.2.1 永州农村相关法治制度第21页
        3.2.2 农民、执法人员的法律意识第21-22页
        3.2.3 农村社会治安秩序第22页
        3.2.4 农村“三资”管理第22-23页
    3.3 永州市新农村法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第23-25页
        3.3.1 永州农民法律素质缺乏第23页
        3.3.2 农村社会治安环境堪忧第23-24页
        3.3.3 行政执法部门不依法行政,存在不作为、乱作为第24-25页
    3.4 永州法治建设问题存在的原因分析第25-28页
        3.4.1 农村生产力不足,生产经营方式有待提高第25-26页
        3.4.2 农村的立法涵盖面不全,农村法治规章制度的制订层次级别较低第26-27页
        3.4.3 社会、民俗、文化受西方文化冲击,农村教育资源匮乏第27-28页
第4章 破解永州市新农村法治建设困局的策略第28-39页
    4.1 增强永州地区农民法律素质第28-30页
        4.1.1 从普法主体提高永州地区农民法律意识第28-29页
        4.1.2 利用现代传媒等多渠道提高永州地区农民法律素质第29-30页
        4.1.3 创新法律解决途径,调动农民参与农村法治建设的积极性第30页
    4.2 司法机关应该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第30-37页
        4.2.1 依法行政第30-35页
        4.2.2 公正司法第35-37页
    4.3 利用互联网+优势力促永州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从经济基础上为法律制度地有效推行做好铺垫第37-39页
第5章 结论及展望第39-40页
参考文献第40-43页
致谢第43-44页
作者简介第44页

论文共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人口流动背景下的乡村治理问题研究--以湖南东安县为例
下一篇:永州市油茶产业化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