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对稻田土壤细菌基因多样性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摘要第6-7页
1 前言第7-18页
    1.1 国内外秸秆资源的利用现状第7-9页
    1.2 秸秆还田对农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第9-10页
        1.2.1 秸秆还田对农田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第9页
        1.2.2 秸秆还田对农田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第9-10页
        1.2.3 秸秆还田对土壤微生物量及酶活性的影响第10页
    1.3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内容、方法进展概况第10-14页
        1.3.1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内容第10-11页
        1.3.2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方法与进展第11-14页
    1.4 秸秆还田对稻田土壤细菌基因多样性的影响第14-15页
    1.5 秸秆还田对稻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第15-16页
    1.6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6-17页
    1.7 研究内容第17页
    1.8 技术路线第17-18页
2 材料与方法第18-25页
    2.1 试验地概况第18页
    2.2 供试材料第18-19页
    2.3 试验设计第19-20页
    2.4 取样方法第20页
    2.5 研究方法及数据处理第20-25页
        2.5.1 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第20-21页
        2.5.2 温室气体的研究方法第21-22页
            2.5.2.1 土壤温室气体(CO_2、CH_4、N_2O)排放通量第21页
            2.5.2.2. 温室气体综合效应和排放强度第21页
            2.5.2.3 水稻季土壤固碳量第21-22页
        2.5.3 土壤微生物遗传多样性的鉴定第22-25页
            2.5.3.1 土壤总DNA的提取第22页
            2.5.3.2 16SrDNA、amoA基因的PCR扩增第22-23页
            2.5.3.3 PCR产物DGGE检测和条带的回收第23页
            2.5.3.4 DGGE条带的纯化及克隆第23-24页
            2.5.3.5 测序及序列比对第24页
            2.5.3.6 氨氧化古菌amoA基因丰度的测定第24页
            2.5.3.7 数据分析第24-25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5-41页
    3.1 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对稻田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固碳量的影响第25-26页
        3.1.1 稻田土壤理化性质第25页
        3.1.2 稻田土壤固碳量第25-26页
    3.2 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对稻田土壤细菌群落遗传多样性的影响第26-37页
        3.2.1 土壤总DNA的提取与细菌16S rDNA的扩增第26-27页
        3.2.2 DGGE图谱、细菌遗传多样性指数及聚类分析第27-32页
        3.2.3 稻田土壤细菌16SrDNA分析及系统发育树的构建第32-35页
        3.2.4 氨氧化古菌amoA基因拷贝量及其主成分分析第35-37页
    3.3 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对稻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效应的影响第37-41页
        3.3.1 稻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N_2O、CH_4、CO_2)排放通量第37-38页
        3.3.2 稻田温室气体累积排放量第38-39页
        3.3.3 稻田土壤固碳量、温室气体强度、综合温室效应第39-41页
4 讨论第41-46页
    4.1 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对稻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第41页
    4.2 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对稻田土壤固碳量的影响第41-42页
    4.3 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对稻田土壤细菌基因多样性的影响第42-44页
    4.4 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对稻田氨氧化古菌amoA基因丰度的影响第44-45页
    4.5 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对稻田温室气体效应的影响第45-46页
5 结论第46-48页
参考文献第48-56页
Abstract第56页
致谢第58-60页
资助项目第60-62页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实时荧光定量PCR的大豆内参基因筛选
下一篇:石竹属四种不同植物的抗旱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