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说明 | 第1-9页 |
中文摘要 | 第9-11页 |
英文摘要 | 第11-13页 |
1 前言 | 第13-27页 |
·真菌及其多糖概述 | 第13页 |
·真菌概述 | 第13页 |
·真菌多糖概述 | 第13页 |
·真菌多糖的提取 | 第13-15页 |
·水提醇沉法 | 第13-14页 |
·酸提法 | 第14页 |
·碱提法 | 第14页 |
·酶提法 | 第14-15页 |
·超声波提取法 | 第15页 |
·微波提取法 | 第15页 |
·超临界CO_2萃取法 | 第15页 |
·真菌多糖的分离与纯化 | 第15-19页 |
·真菌多糖的分离 | 第15-17页 |
·离子交换色谱法 | 第16页 |
·超滤分离法 | 第16-17页 |
·分级沉淀法 | 第17页 |
·真菌多糖的纯化 | 第17-19页 |
·脱蛋白 | 第17-18页 |
·脱色素 | 第18页 |
·去除无机盐 | 第18-19页 |
·真菌多糖的生物学功能 | 第19-21页 |
·抗氧化活性 | 第19页 |
·抗肿瘤活性 | 第19页 |
·抗衰老 | 第19-20页 |
·降血糖活性 | 第20页 |
·降血脂活性 | 第20页 |
·抗炎活性 | 第20-21页 |
·抗疲劳 | 第21页 |
·提高免疫力 | 第21页 |
·灵芝及其多糖的概述 | 第21-24页 |
·灵芝概述 | 第21-22页 |
·灵芝多糖概述 | 第22页 |
·灵芝多糖的结构 | 第22-23页 |
·傅立叶红外色谱 | 第22-23页 |
·气相色谱法 | 第23页 |
·高效液相色谱 | 第23页 |
·核磁共振 | 第23页 |
·灵芝多糖的生物学活性 | 第23-24页 |
·真菌菌糠的研究现状 | 第24-25页 |
·菌糠概述 | 第24页 |
·菌糠研究现状 | 第24-25页 |
·菌糠作为肥料的利用 | 第24页 |
·菌糠作为基质的利用 | 第24-25页 |
·菌糠作为饲料的利用 | 第25页 |
·菌糠作为能源的利用 | 第25页 |
·菌糠多糖研究现状 | 第25页 |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5-27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27-38页 |
·试验材料 | 第27页 |
·试剂与试验仪器 | 第27-28页 |
·主要试剂 | 第27-28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8页 |
·层析柱及色谱柱 | 第28页 |
·试验方法 | 第28-38页 |
·灵芝菌糠多糖的提取及含量测定 | 第28-30页 |
·GRPS的提取 | 第28-29页 |
·多糖含量的测定 | 第29-30页 |
·灵芝菌糠多糖的提取优化 | 第30-31页 |
·GRPS的PB试验 | 第30页 |
·GRPS的RSM设计 | 第30-31页 |
·灵芝菌糠多糖的分离纯化 | 第31-32页 |
·脱蛋白:Sevag法 | 第31页 |
·多糖组分分离 | 第31-32页 |
·灵芝菌糠多糖的体外抗氧化能力测定 | 第32-33页 |
·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 第32页 |
·对羟基自由基(·OH)的清除作用 | 第32页 |
·还原力的测定 | 第32-33页 |
·灵芝菌糠多糖的体内抗衰老活性测定 | 第33-35页 |
·动物体内抗衰老试验 | 第33页 |
·过氧化氢酶(CAT)的测定 | 第33-34页 |
·丙二醛(MDA)含量的测定 | 第34-35页 |
·脂质过氧化作用(LPO)的测定 | 第35页 |
·多糖组分的单糖组成分析 | 第35-37页 |
·多糖组分的纯度鉴定 | 第35页 |
·GC法测定试验原理 | 第35-36页 |
·标准曲线的制作 | 第36页 |
·样品的处理 | 第36-37页 |
·色谱分析条件 | 第37页 |
·多糖组分的红外光谱扫描分析 | 第37-38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8-54页 |
·灵芝菌糠多糖的提取优化 | 第38-42页 |
·GRPS提取优化 | 第38-42页 |
·PB试验 | 第38-39页 |
·RSM试验 | 第39-42页 |
·灵芝菌糠多糖的分离纯化 | 第42-44页 |
·DEAE-纤维素分离 | 第42-43页 |
·葡聚糖G-100凝胶分离 | 第43页 |
·多糖组分的纯度鉴定 | 第43-44页 |
·灵芝菌糠多糖两种组分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 第44-46页 |
·GRPS-1 和GRPS-2 对DPPH的清除作用 | 第44-45页 |
·GRPS-1 和GRPS-2 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 第45-46页 |
·GRPS-1 和GRPS-2 的还原力测定 | 第46页 |
·灵芝菌糠多糖的体内抗衰老 | 第46-50页 |
·气相色谱法测定灵芝菌糠多糖的单糖组成 | 第50-52页 |
·混合标样的气相色谱图及含量 | 第50页 |
·GRPS-1、GRPS-2 的单糖组成 | 第50-52页 |
·红外光谱扫描测定GRPS-1、GRPS-2 的结构 | 第52-54页 |
·GRPS-1 的结构测定 | 第52页 |
·GRPS-2 的结构测定 | 第52-54页 |
4 讨论 | 第54-55页 |
5 结论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