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国家法、宪法论文

论我国宪法监督制度的完善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20页
   ·选题背景第11页
   ·研究意义第11-12页
   ·国内外宪法监督研究现状第12-18页
     ·我国目前研究现状第12-16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6-18页
   ·主要研究方法第18页
   ·本文创新点及不足第18-20页
第2章 宪法监督的相关理论第20-32页
   ·概念第20-27页
     ·宪法监督第20-23页
     ·宪法监督与相关概念比较第23-27页
   ·宪法监督的特征第27-28页
   ·完善宪法监督的必要性分析第28-32页
     ·宪法发展性决定了宪法监督的必要性第29-30页
     ·我国宪法实施历程反映了宪法监督的必要性第30页
     ·世界宪法监督的实践历程证明了宪法监督的必要性第30-32页
第3章 国外宪法监督制度的考察第32-49页
   ·美国司法审查制度第32-36页
     ·司法审查制的起源第32-34页
     ·司法审查制的发展第34-35页
     ·司法审查制的运行第35-36页
   ·德国宪法法院制度第36-39页
     ·起源与发展第36-37页
     ·宪法法院在德国宪法及实践中的地位第37-38页
     ·宪法法院的运行第38-39页
   ·法国宪法委员会制度第39-42页
     ·宪法委员会制度的演变与发展第39-40页
     ·现行宪法委员会的性质及组成第40页
     ·现行宪法委员会的职责及其运作第40-42页
   ·英国议会与普通法院并行模式第42-45页
     ·英国宪法监督制度的相关原理第42-43页
     ·英国议会对立法的监督第43-44页
     ·普通法院进行的宪法监督第44-45页
   ·各国宪法监督制度的总结与启示第45-49页
     ·司法审查制度第45-46页
     ·宪法法院制度第46-47页
     ·宪法委员会制度第47页
     ·代议机关与法院复合监督制度第47-49页
第4章 我国宪法监督制度的现状分析第49-63页
   ·宪法及相关法律对宪法监督制度的规定第49-53页
     ·宪法对宪法监督制度的规定第49-50页
     ·《立法法》对宪法监督制度的相关规定第50-52页
     ·我国法规备案及司法解释备案相关程序规定第52-53页
   ·现行宪法监督制度未能有效运行的原因分析第53-59页
     ·宪法监督的具体程序不完善第53-57页
     ·中央与地方的宪法监督权限的划分不合理第57页
     ·现有的法规备案制存在缺失第57-59页
   ·我国法治建设实践急需完善的宪法监督制度第59-63页
第5章 现有模式下我国宪法监督制度的完善第63-78页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宪法监督权的合理性第63-67页
     ·根本政治制度的本质要求第64-65页
     ·最高权力机关的地位能凝聚最大资源第65页
     ·维护宪法稳定性和权威性的必然要求第65-67页
   ·完善现行宪法监督的程序机制第67-70页
     ·宪法监督主体以及具体工作机构的完善第67-68页
     ·宪法监督启动程序的完善第68-69页
     ·宪法监督审查环节标准的完善第69-70页
   ·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的宪法监督权限第70-71页
   ·完善现有的备案审查制度第71-75页
     ·减少备案主体间的冲突第71-72页
     ·将备案审查的时间提前到“公布之前”第72-73页
     ·赋予有权备案审查机关明确的处理权第73-74页
     ·建立严格的不报备责任追究制第74-75页
   ·加强对法院审判中援引宪法裁判的监督第75-78页
结束语第78-79页
参考文献第79-82页
致谢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宪法宣誓制度研究
下一篇:《再别康桥》的文本解读和教学内容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