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景观图式语言的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以中央民族大学新校区为例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1. 绪论 | 第8-13页 |
| ·研究背景 | 第8页 |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 ·研究目的 | 第8页 |
|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 ·研究内容 | 第9-10页 |
| ·研究方法 | 第10-12页 |
| ·调查分析 | 第10页 |
| ·实践验证 | 第10页 |
| ·比较研究 | 第10-11页 |
| ·交叉学科 | 第11-12页 |
| ·研究框架 | 第12-13页 |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13-22页 |
| ·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13-17页 |
| ·图示语言与图式语言辨析 | 第13页 |
| ·图式语言 | 第13-15页 |
| ·景观 | 第15页 |
| ·景观图式语言 | 第15-16页 |
| ·校园景观规划设计 | 第16-17页 |
| ·民族特色的景观表达 | 第17页 |
|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7-22页 |
| ·国内外关于图式语言的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 ·国内外关于校园景观设计的研究进展 | 第18-21页 |
| ·存在的问题及研究盲点 | 第21-22页 |
| 3. 相关案例研究 | 第22-45页 |
| ·美国辛辛那提大学校园景观设计 | 第22-24页 |
| ·案例介绍 | 第22-24页 |
| ·经验总结 | 第24页 |
| ·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理工学院校园设计 | 第24-28页 |
| ·案例介绍 | 第24-28页 |
| ·经验总结 | 第28页 |
| ·宾夕法尼亚大学休梅克绿地 | 第28-31页 |
| ·案例介绍 | 第28-31页 |
| ·经验总结 | 第31页 |
|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校园设计 | 第31-35页 |
| ·案例介绍 | 第31-35页 |
| ·经验总结 | 第35页 |
| ·苏州博物馆新馆设计 | 第35-39页 |
| ·案例介绍 | 第35-39页 |
| ·经验总结 | 第39页 |
| ·苏州拙政园典型空间图式语言 | 第39-45页 |
| ·案例介绍 | 第39-44页 |
| ·经验总结 | 第44-45页 |
| 4. 基于中国民族特色的图式语言研究 | 第45-62页 |
| ·中国民族组成及其特色简介 | 第45-53页 |
| ·中国民族组成 | 第45-46页 |
| ·各民族特色简介 | 第46-53页 |
| ·基于中国民族特色的图式语言提炼 | 第53-62页 |
| ·以中式为代表的中华民族图式 | 第53-54页 |
| ·各民族图式 | 第54-62页 |
| 5. 中央民族大学新校区校园景观规划设计 | 第62-73页 |
| ·前期研究 | 第62-65页 |
| ·项目背景 | 第62-65页 |
| ·老校区解读 | 第65页 |
| ·中央民族大学校园景观规划的特殊性 | 第65页 |
| ·设计理念 | 第65-67页 |
| ·设计定位与目标 | 第65-66页 |
| ·设计原则 | 第66页 |
| ·设计理念 | 第66-67页 |
| ·总体景观设计 | 第67-68页 |
| ·总平面图 | 第67页 |
| ·鸟瞰图 | 第67页 |
| ·景观规划结构 | 第67页 |
| ·景观功能分区 | 第67-68页 |
| ·专项规划 | 第68-71页 |
| ·基于民族特色的图式语言景观转译 | 第68页 |
| ·道路交通体系规划 | 第68-69页 |
| ·竖向设计 | 第69页 |
| ·雨洪管理规划 | 第69页 |
| ·植被规划 | 第69-71页 |
| ·重点区域分析 | 第71-72页 |
| ·入口形象区 | 第71页 |
| ·中轴礼宾区 | 第71页 |
| ·生态景观区 | 第71页 |
| ·生活休闲区 | 第71-72页 |
| ·经济技术指标 | 第72-73页 |
| 6. 总结与讨论 | 第73-74页 |
| ·总结 | 第73页 |
| ·讨论 | 第73-74页 |
| 参考文献 | 第74-76页 |
| 个人简介 | 第76-77页 |
| 导师简介 | 第77-78页 |
| 获得成果目录 | 第78-79页 |
| 致谢 | 第79-80页 |
| 毕业设计图纸目录 | 第80-82页 |
| 附件 | 第82-11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