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网可视化数据新闻实践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绪论 | 第8-21页 |
·数据新闻概念 | 第8-9页 |
·关于可视化数据新闻 | 第9-10页 |
·数据新闻简要发展历程 | 第10-13页 |
·国内外数据新闻实践 | 第13-15页 |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文献综述 | 第15-17页 |
·国内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第17-18页 |
·目前研究中的不足 | 第17-18页 |
·未来研究的展望 | 第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文本分析 | 第19页 |
·个案研究 | 第19页 |
·研究框架 | 第19-21页 |
第一章 财新数据新闻团队概述 | 第21-27页 |
·团队基本情况 | 第21-22页 |
·胡舒立和财新 | 第21页 |
·数据可视化实验室的成立 | 第21-22页 |
·团队组成人员 | 第22页 |
·数据来源 | 第22-24页 |
·数据新闻生产流程 | 第24-25页 |
·主要作品及所获成绩 | 第25-27页 |
第二章 数据新闻作品解析 | 第27-46页 |
·《周永康的人与财》 | 第27-31页 |
·数据来源 | 第27页 |
·开发过程 | 第27-28页 |
·作品呈现 | 第28-29页 |
·互动功能 | 第29-30页 |
·传播途径 | 第30页 |
·传播效果 | 第30页 |
·作品特色 | 第30-31页 |
·《星空彩绘诺贝尔 》 | 第31-35页 |
·数据来源 | 第31页 |
·作品设计 | 第31-34页 |
·互动功能 | 第34页 |
·设计工具 | 第34页 |
·传播途径 | 第34-35页 |
·作品特点 | 第35页 |
·《青岛中石化管道爆炸事故》—地图可视化 | 第35-38页 |
·数据来源 | 第35-36页 |
·作品设计 | 第36-37页 |
·互动功能 | 第37页 |
·传播效果 | 第37页 |
·作品特点 | 第37-38页 |
·《“红色通缉令”众生相》 | 第38-40页 |
·新闻背景 | 第38页 |
·数据来源 | 第38-39页 |
·作品设计 | 第39页 |
·作品特点 | 第39-40页 |
·《三公消费龙虎榜》 | 第40-42页 |
·数据来源 | 第40页 |
·作品设计 | 第40-41页 |
·互动设计 | 第41页 |
·传播效果 | 第41页 |
·作品特色 | 第41-42页 |
·《阿里巴巴IPO风云录》 | 第42-46页 |
·新闻背景 | 第42页 |
·数据来源 | 第42-43页 |
·产品设计 | 第43-44页 |
·作品特点 | 第44-46页 |
第三章 财新可视化数据新闻实践经验 | 第46-50页 |
·资源开放成就财新数据新闻 | 第46-47页 |
·数据呈现:故事为王 | 第47页 |
·寻找数据贴近性 | 第47-48页 |
·吸纳复合型人才 组建专业团队 | 第48页 |
·谦虚谨慎且勇于创新 | 第48-50页 |
第四章 数据新闻实践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 第50-53页 |
·可视化是不是最适合的新闻叙述方式 | 第50页 |
·数据新闻的核心是以用户为中心 | 第50-51页 |
·数据新闻不等于图表 | 第51页 |
·保持对数据必要的质疑 | 第51-52页 |
·可视化数据新闻不是商业化的工具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