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气密封C形圈微动磨损分析研究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2页 |
符号注释表 | 第12-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2页 |
·课题研究意义 | 第13-15页 |
·干气密封的重要性及C形圈的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C形圈中的微动磨损 | 第14-15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动态发展分析 | 第15-19页 |
·O形圈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动态发展分析 | 第15-18页 |
·微动磨损的发展概况 | 第18-19页 |
·基于分形理论研究微动磨损的优势与意义 | 第19-20页 |
·我们近年在该领域研究的情况 | 第20页 |
·立项背景 | 第20-21页 |
·研究内容与关键性问题 | 第21页 |
·研究内容 | 第21页 |
·关键技术问题 | 第21页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2章 C形圈微动磨损-磨合磨损分析 | 第22-31页 |
·微动磨损理论概述 | 第22-23页 |
·基于分形理论的微动磨合磨损 | 第23-24页 |
·微凸体的接触面积与接触点处产生的塑性变形载荷 | 第24-28页 |
·微凸体的面积分布 | 第24-25页 |
·接触点处产生的塑性变形载荷 | 第25-28页 |
·磨损率的影响因素 | 第28-30页 |
·分形维数对磨损率的影响 | 第28-29页 |
·尺度系数对磨损率的影响 | 第29页 |
·材料性能常数对磨损率的影响 | 第29-30页 |
·结论 | 第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3章 C形圈微动磨损-粘着磨损分析 | 第31-39页 |
·微动粘着磨损 | 第31页 |
·微动粘着磨损模型 | 第31-36页 |
·微动粘着过程中大坑的形成机理 | 第36-37页 |
·结论 | 第37-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4章 C形圈微动磨损-磨粒磨损分析 | 第39-44页 |
·微动磨粒磨损 | 第39页 |
·微动磨粒磨损模型 | 第39-43页 |
·结论 | 第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5章 C形圈微动磨损试验研究与分析 | 第44-53页 |
·设备的选取 | 第44-46页 |
·微动试验设备介绍 | 第44页 |
·表面形貌仪的选取 | 第44-46页 |
·C形圈初始粗糙表面形貌 | 第46-47页 |
·磨合磨损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 第47-49页 |
·粘着磨损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 第49-50页 |
·稳定阶段C形圈表面形貌研究分析 | 第50-52页 |
·结论 | 第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