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设计论文--民用建筑论文--居住建筑论文--传统住宅(民居)论文

徽派建筑体系中婺源古民居艺术符号及审美取向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5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2页
     ·研究背景第11页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1-12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概况第12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2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2页
   ·研究的方法第12-13页
     ·文献综合分析法第12-13页
     ·田野考察法第13页
     ·对比研究法第13页
     ·图片、影像分析法第13页
   ·研究的内容与框架第13-15页
     ·研究内容第13页
     ·研究框架第13-15页
第二章 徽派建筑体系概况第15-25页
   ·徽派建筑的地域分布与自然因素的影响第15-17页
     ·徽派建筑的地域分布第15-16页
     ·徽派建筑的自然条件特点第16-17页
   ·徽派建筑的历史背景与人文背景第17-20页
     ·徽派建筑的历史背景第17-18页
     ·徽派建筑的人文背景第18-20页
   ·徽派建筑的特点分析第20-25页
     ·装饰风格统一与建筑结构稳固并重的建筑设计第20-22页
     ·装饰题材丰富与技术工艺精湛并重的内饰设计第22-25页
第三章 婺源古民居建筑的概况第25-37页
   ·婺源自然地理特征与人文背景第25-26页
     ·婺源地理划分及自然地理特征第25页
     ·婺源历史与文化背景简述第25-26页
   ·婺源徽式建筑的主要种类第26-31页
     ·居住类建筑第26-27页
     ·礼制类建筑第27-29页
     ·文化类建筑第29-30页
     ·其他类建筑第30-31页
   ·婺源古民居村落选址布局特点分析第31-33页
     ·依山傍水的村路布局第31-32页
     ·以重要建筑为中心的围合村落布局第32页
     ·以风水理论为导向的村落布局第32-33页
   ·婺源古民居建筑平面布局特点分析第33-37页
     ·“凹”字形建筑平面布局第33-34页
     ·“H”字形建筑平面布局第34-35页
     ·“回”字形建筑平面布局第35页
     ·“日”字形建筑平面布局第35-37页
第四章 婺源古民居三雕及艺术特色分析第37-51页
   ·婺源古民居三雕艺术概况第37-38页
     ·婺源三雕简介第37-38页
     ·婺源三雕的历史源流第38页
   ·淳朴细腻的木雕艺术第38-41页
     ·婺源木雕的艺术特色第38-39页
     ·婺源木雕的技术工艺第39-40页
     ·婺源木雕艺术的代表作第40-41页
   ·巧夺天工的砖雕艺术第41-44页
     ·婺源砖雕的艺术特色第41-42页
     ·婺源砖雕的技术工艺第42-43页
     ·婺源砖雕艺术的代表作第43-44页
   ·大气恢弘的石雕艺术第44-46页
     ·婺源石雕的艺术特色第44-45页
     ·婺源石雕的技术工艺第45-46页
     ·婺源石雕艺术的代表作第46页
   ·婺源三雕的文化艺术现象第46-48页
     ·雅俗共赏的装饰题材第46-47页
     ·富有寓意的雕饰图纹第47页
     ·鬼斧神工的精雕技艺第47-48页
   ·婺源三雕的价值与工艺传承第48-51页
     ·婺源三雕的价值第48-49页
     ·婺源三雕的工艺传承第49-51页
第五章 婺源古民居建筑符号及三雕图纹符号分析第51-95页
   ·婺源古民居建筑符号形成的符号学基础理论第51-56页
     ·符号与符号学第51-52页
     ·索绪尔语言符号学第52-53页
     ·皮尔斯广义符号学第53-55页
     ·建筑符号原理第55-56页
   ·婺源古民居建筑符号的理论分析第56-58页
     ·婺源古民居建筑符号的毗邻轴与系谱轴第56-57页
     ·婺源古民居建筑符号的能指与所指第57页
     ·婺源古民居建筑符号的外延意义与内涵意义第57-58页
   ·婺源古民居建筑的符号学载体第58-60页
     ·“粉墙黛瓦”式的建筑形式第58页
     ·“五岳朝天”式的马头墙第58-59页
     ·“四水归堂”式的天井第59-60页
     ·“精雕细琢”式的三雕艺术第60页
   ·婺源三雕图纹艺术符号分析第60-66页
     ·植物类纹样符号分析第60-62页
     ·动物类纹样符号分析第62-63页
     ·人物故事类符号分析第63-65页
     ·其他类纹样符号分析第65-66页
   ·婺源三雕图纹艺术符号创作手法分析第66-69页
     ·组合拼接第66-67页
     ·象征第67页
     ·隐喻第67-68页
     ·谐音取意第68页
     ·表号第68-69页
   ·婺源三雕图纹艺术符号解析表第69-95页
第六章 婺源古民居艺术审美取向分析第95-101页
   ·美学学科与审美活动第95-96页
     ·美学的学科性质与研究对象第95页
     ·美感的分析第95-96页
     ·美和美感的社会性第96页
     ·美学的审美领域概述第96页
   ·婺源古民居艺术审美取向分析第96-101页
     ·自然环境与风水理念结合的自然美第96-98页
     ·建筑形式与功能实用结合的技术美第98-99页
     ·雕饰艺术与图纹寓意结合的艺术美第99-100页
     ·宗法礼制与徽商文化结合的社会美第100-101页
第七章 婺源古民居艺术符号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第101-125页
   ·婺源古民居艺术符号在现代设计中的表现手法第101-104页
     ·符号简化的表现手法第101-102页
     ·符号借用的表现手法第102页
     ·符号夸张的表现手法第102-103页
     ·符号重构的表现手法第103-104页
     ·符号渲染的表现手法第104页
   ·婺源古民居艺术符号在现代设计项目中的应用第104-125页
     ·观序堂善水别墅度假村项目概况与设计愿景第105页
     ·观序堂善水别墅度假村项目LOGO概念设计第105-106页
     ·观序堂善水别墅度假村项目景观设计第106-114页
     ·观序堂善水别墅度假村项目建筑设计第114-121页
     ·观序堂善水别墅度假村项目室内设计第121-125页
结论第125-127页
参考文献第127-131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第131-133页
附录第133-135页
致谢第135页

论文共13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嵌入式车载导航系统的应用与研究
下一篇:基于运动想象的脑机接口研究